又想到《都挺好》里面的明玉
文章来源: 晓青2019-04-02 08:05:42

【心语】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这段心语,让我又想起《都挺好》中的明玉。

好多人对剧的结尾,明玉推开老宅的门,幻觉着小时候妈妈爱自己的情景不理解,不知道是明玉想起妈妈对自己曾经的爱还是由于放下了才有了幻觉。

我感觉是明玉经历了妈妈走后她回归家庭的风风雨雨,看到爸爸一生的压抑,作闹,最后还是不幸地走进了痴呆的队伍。真正感悟到了,人生无需较劲,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

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有人成长得快一点,就成熟得早一点,有人成长得慢一点就成熟得晚一点,但总会成长起来的。

《都挺好》里的苏家就是这样的,包括苏爸爸。如果苏妈妈还在也一样会成长的。

成长是个过程,需要时间,就像我们煲汤,炖菜,差了时候就是不行,发面蒸面食更是如此,有些技巧不是什么秘籍,就是时间的把握。做人也是一样的。

我们常常感叹人的不同,其实就是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时期的人的成长过程。

有些人骄傲的以为某个人改变了,因为自己,因为学习,其实,你只要活着,只要参与生活,就会成长。

我们都觉得苏爸爸那把年纪了还那么作,不可理喻,其实,他也在成长,如果晚年不得老年痴呆,相信他也会好好待三个儿女,不会一直作。

我们看到苏爸在苏妈走了之后的作,都曾经感叹,难怪也幸亏当年有苏妈一直管着。

其实,苏妈的强势影响了苏爸的人生成长,这就是那句话,女人是男人的学校。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是一个男人命运的关键。

一个成熟的女人会带动男人快速成长,当然男人对女人的作用也是一样的。虽然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男人比女人成熟得晚,但毕竟在一起的男人多半比女人长几岁,这个规律是有道理的。

你可以找大叔,也可以找弟弟,但生活中一定会有代沟,这是必然。

也许有人说,那也有人一辈子都长不大。不是他/她一辈子长不大,你如果能了解他/她的早年,你就会知道,他/她也一直在成长。只是没在你期望的速度上,也还没有成长到你理想的程度。

就像苏爸爸,还没有来得及成长为一个像样的爸爸,就早早的失忆了,他应当才60多岁吧。有点早。

所以,教育、改造、改变一个人非常难。你恰好在这人成长到允许和愿意接受你的劝告的时候,你有成功的希望,否则百搭功夫。

人的成长需要经历、需要时间。

就像明玉,如果妈妈没有去世,如果她不一步步回归苏家,也许她会少受很多伤害,但也许她一生都无法从儿时妈妈给她带来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而她经历了苏家后来的风风雨雨,经历了跟二哥的打斗,经历的对付舅舅,与小石相处,看见了大哥大嫂的日子,眼见着丽丽离开二哥。这一切的一切,对明玉的成长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苏家的互相伤害,原本明玉不回归家庭也许不会这么残酷,她始终远离苏家大家都会太平,但,血浓于水,中国文化的家庭观念是伟大的,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看上去很麻烦,甚至不应当,但正由于这样的必然,才使得苏家最后得以大团圆!

拿得起容易,抬腿迈步,伸手接住。而放得下,拔腿走出,撒手过去,却需要代价。不肯付出就无法释怀,就走不出阴影,也就永远无法好好成长。

人生如茶,说得轻松,要能体会得到那份清新和香醇,一定要学会拿得起 ,更要勇于放得下。

明玉做到了,所以都挺好!

祝大家生活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