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天空下的疫情再一次爆发
文章来源: 晓青2020-06-16 14:31:30

专家们一直在说要有第二波疫情,要到九月份会来第二波疫情。这欧洲病毒跟着海鲜还真给专家们长脸,说来就来了,只是来得早了一些。

还好,国内人多势力大,物质丰富,各个地方都在统一领导下,不会有弹尽粮绝的问题出现,不但物质不缺乏,价格也很不错的。这就是优越性。

现在病毒好像弱了,即便传染上也没有以前那么厉害,否则这会儿就不会这么消停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能不能少说点不吉利的话呀!

记得过去一个朋友,她爸爸是名医,真的很有名,尤其擅长看小孩儿的病,国内的医生分科非常细。不过大家虽然都很喜欢他,却真的很打怵去看他,因为他经常非常狠地数落人家。

别人抱着孩子来了,说教授啊,你看我家孩子咋了?他一看天挺暖和的还给孩子包个大厚被,就说,不用看,这孩子早晚让你们弄死,这天裹得这么厚?把人家吓得,赶紧说,我们孩子发烧呢。他继续数落人家,已经不能用数落来形容了,就是损人家吧。

谁都要面子,但为了孩子也没有办法,赶紧检讨,赶紧给孩子把被子拿掉。

但他的医术非一般人能比,所以,那些孩子的父母什么都不能说,还得一直感谢教授。

教授是个好人,原来在城市工作,退休后放弃了跟孩子一起生活在城市的好日子,回到了乡下,跟媳妇两人就靠给人看病生活,穷人都不要钱,有人给点土豆地瓜的也行。

现在这样的好人不多了,教授现在已经不在了,他还是挺长寿的。

人的嘴很重要,不要你天天说好听的,说漂亮话,但总得想好了再说,尤其现在的形势下,大家的恐慌心理不能不顾及,再说,如果像教授那样,说完了,你就把人说得钻地缝里去了,你瞬间把孩子病给治好了也行,大家也认了。

就怕根本没辙,还在那儿天天发布消息,还不如不说。也许有人喜欢,我反正不赞成这样的工作方式。

当然了,专家吗。你看全国数不清的专家,这功夫出来发布点啥的,也就那么俩个人,第三个我都不知道是谁。国务院发言人还好几个的,反正不止两个,就这俩有时候还掐架呢。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我们不怕挨说,也不怕你说话有没有准儿,关键是得有办法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记得一部剧,李幼斌演的主角,他是一个农民,八路军打过来了,结果被土匪阻击了,李幼斌问八路军,我要是把他们打败,你能不能保证我们有饭吃,八路军说,能!李幼斌带一批人上去就给土匪治服了。

当然,解放了,大家都有饭吃了。再后来李幼斌对改变乡村原来的结构不满意,不让改造,不让盖新屋,他心里的愿望就是有饭吃,有屋住,其它保持原来的生活模式就好了。

现在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啥了,也不知道给大家伙儿啥才算最好。只是按自己的想法,按理论有机会就发表自己的看法。

等着下一代人吧,新人不上来,老人也就这样了,按部就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能做到这样也就不错了。

今年好像蜘蛛特别多,我家后院就有好多,时常还会爬进来一个两个的。气候的变化对动物还是很大的,有时候闹蚂蚁,有时候闹蜘蛛,有一年闹蛾子,还有一年闹小虫子。

今年最闹人的当属瘟疫!

病例虽然平稳下降,但也有多一点的时候,而且好像就这样了似的?好多人说,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拐点?专家不说话,谁知道?估计他们也不大清楚。

混吧,一定要注意防护,手套比口罩重要,很多人都不重视戴手套,遇不到人口罩戴不戴都行,但手套可是不能不戴,你知道你摸的东西都谁曾经经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