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天空下谁最怕失去微信
文章来源: 晓青2020-07-14 14:06:35

瘟疫本来够闹心的了,最近突然听说微信要不让在美国用了,还说也许一夜之间就实行了:)

记得小沈阳的小品里说过,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其实真就是这么个理儿。

有了微信让很多人放不下手机,早上睁开眼睛就摸手机,开开手机就上微信,晚上迟迟不睡也是看手机,手机上有啥?还是微信,不少人半夜醒来还得看看手机,依旧是扫扫微信。

快乐有没有?当然有,但任何得到都是有代价的,失去有些是显性的也有很多是隐性的。有些是瞬间的,也有是慢性的。

远的不说,就说瘟疫以来这几个月,看到多少人退出这群那群的,又见多少人跟往日的亲朋好友,闺蜜因为在微信上争论话题闹翻了的?

值得吗?

如果没有微信,哪儿来的这些争争斗斗,又哪儿能如此伤和气。

生活中有几个人是怎么折腾都不掰的?夫妻还有闹离婚的呢?为啥闹,就是太近了,远一点,哪怕有一个对另一个不那么在意,就不会闹得那么起劲了。

原来能视频的工具也很多,但都不能有群,所以这样的问题都不多,现在这个微信功能太齐全了,尤其这个群的作用,对于某一些人来说太需要了。

群,这个功能确实不错,像家里的群,有事儿一说大家都知道了,像闺蜜群,有事儿一说也是大家都知道了。

还有同学群、网友群、老乡群、文学群、艺术群,等等的,对于各类人来说,各种群都是自己需要的,都觉得有用。

其实还有一个用就是,造谣和传谣。速度之快能在瞬间传遍全世界!不是吗?

一会儿马云说、一会儿莫言说、一会儿专家说、一会儿教授说、一会儿最新研究说,一会儿古代的时候、一会儿近代的时候、一会儿战争年代、一会儿文革、一会儿下乡、一会儿饿死人了,一会儿谁又说谎了、一会儿谁要下台了、一会儿谁死了,最逗就是说谁谁死了,结果人家现在活到快一百岁了:)

功能的强大,到了对谁都有用的时候,麻烦就来了。

造谣快、传谣快,真实的信息也传递得快。所以,当有人感到威胁了,或者管不过来了,就得采取措施了 ,最佳办法就是然你不能用。

谁着急?还是那些希望传话的人着急。就咱们这些玩的人有啥着急的。我感觉没了微信,对网站倒是个好消息。自从有了微信网站倒闭了多少了?都玩微信去了,没时间上网了,网站咋活。

还有一种人着急,就是离不开群的人,总要说话,总要发送自己认为是可用的东西,然后让大家从中认可自己:)

其实踏踏实实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比学舌、传播消息要有意义得多。

别说没了微信,就是回到用笔写信、打电话联系的时代我都不觉得不方便,反而觉得更好。

现在有多少人还会提笔不忘字的?有几个人每天有机会写几个字的?还有谁想着没事儿打个电话联系一下谁的?

人都要忘记自己是谁了,每天都想着微信微信,群呀群的。脑子不在家里、不在工作上的人自从有了微信后,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多了起来。不是吗?

倒退在某些时候,在某些应用上并不是一件坏事儿。

如果说谁真的因为要失去微信而痛不欲生,那就是没法互相唱衰的那些人。估计对其他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有致命的影响的。

最烦微信上那些个胡编乱造的东西了,一点都不负责任,还传得特快,然后有人相信有人不信,还有人为此争论得天昏地暗的。

历史都是人写的,别争论那些没用的东西,尤其跟自己没啥关系的。我就发现特别多的人都特有正义感,特有责任感。

我有个朋友,她有一段特别不幸的婚姻,跟我学的时候我曾经问她:“他这样的人,以你中国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来说,完全应当避免走到一起啊。”你听她怎么回答我:“当时他说他能当国家主席,我想我有资格做第一夫人,我要帮助他把中国管好。”

相信很多人会以为我瞎说,也有人会以为她有精神病。

看过有研究表明,特别聪明的人,精神都不太正常,因为他们的大脑跟普通人不一样。有些人是通过努力成才的,而有些人则是天生的聪明,天生聪明的人就是精神不大正常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精神不正常而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跟别人不一样,所以特别的聪明。而我们普通人就会觉得他们精神有问题。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另类的人,也感受到了,人和人真的会有特别大的区别的,这种区别不是单纯好和坏的区别。

过去我也以为有些人是因为工作需要说三道四,现在看来有人就是那么想的,又特别有责任心、正义感,所以不吐不快。

失去了微信肯定有人会有要崩溃的感觉,有人有要发疯的感觉,但相信绝大多数的人,正常人群,都不会多在意的。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总会有替代它的工具出现的,以现在的高科技能力,只能更好用,至于互相不让看,不让用的日子不会长久,因为对于他们不让的彼此来说,对这样的工具也是有需求的。否则咋传递要说的话呢?

好好保护好自己,平安地活下来,其它的一切将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