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母亲节
文章来源: 晓青2021-05-09 14:26:43

来了美国才知道有母亲节,现在国内也过母亲节了。这样的节日应当全世界都有!

原来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给我妈妈寄礼物,还会打电话问候妈妈母亲节快乐。真是其乐融融。

这疫情闹的,也不敢寄东西,怕不卫生。

一早就给妈妈打过电话了,妈妈大声说谢谢!

人们都说,到了我们这把年纪还有妈妈在,还能叫声妈妈,能有妈妈答应,是最幸福的事儿,真是这样的。

看很多人都写,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文章写得很温馨、很感人,但也很悲伤。

微信上不断有文,讲述妈妈的伟大,了不起,没有妈妈的母亲节的悲伤,读了让人感慨。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三个孩子也是一样的。几十年来,在妈妈的呵护下一步步成长到今天,妈妈有多不容易啊!

现在妈妈老了,其实我们也都不年轻了,但在我们的心里,妈妈还是那么年轻。还不是老太太。

我妈妈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这几十年,妈妈对我们家庭的贡献非常非常大,对爸爸的照顾也非常好,真的是尽心尽力的。

她自己总是独立、自立的。我妈妈腰腿不太好,年纪大了,老年退化性骨关节炎,这个毛病我也有,大家过了50岁都会有点。但妈妈特别坚强,前几天腿疼得不行,去看急诊呢,一直在说,如果都没时间带她去,她就不去了。恐怕耽误孩子们上班、上学的。

疫情给每个家庭都带来了不便,疫情中妈妈除了身边的儿子闺女能帮忙,孙子也出了很多力,拉着奶奶去看急诊,去药店取药,去取外卖。把奶奶乐得不行,直说,我孙子特别主动愿意帮助奶奶。

人都会老,但我老妈老了也不服老,每天都锻炼,原来没有疫情的时候,每周都去健身中心游泳,一年四季不拉。

疫情了,大家都被关在家里,她就在家里锻炼,走来走去,揉胳膊敲大腿。

弟弟把家里装了摄像头,这个摄像头是让我有时间看看我爸妈在干吗呢,说实话,开始我也是觉得这是一个责任,发现问题好告诉他们。

后来我发现,这个摄像头是给我装的,这一年多来没有办法去加州,这个摄像头让我每天能随时看见爸爸妈妈的活动,有时候看见他俩在厨房做饭,有时候看见他们在看电视,一个人坐一个大沙发上,身上盖着一个小被子,时常一人手里拿个iPad,我曾经截图发给我国内的闺蜜们。大家都说,这就是我们期待的老年生活。

这个摄像头最大的作用是,当我要给我爸妈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先看看他们在忙什么,原来打电话我都是猜着他们有时间,而有时候他们或者在吃饭,或者在忙,所以接电话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方便。

有时候看着老爸老妈的生活,心里有一种幸福的感觉,都奔90的老人了,还能自理,那么的自立。有时候想想自己不用说到时候,就是现在都觉得很多时候力不从心。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那一代人其实经历的很多,日子也都不是那么富裕过来的,但他们真的看着身体比我们这一代要强,虽然我们有着比他们那一代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的生活条件。

也许我们玩手机、看电视太多了,家务做得少了,活动相对少了,晚上贪黑,平时贪吃,要不会是什么原因呢?

另外我发现,我们现在的记忆力都不如老人家,我妈会玩微信、会摆弄手机,自己还会在谷歌上问问题,信号不够还能自己打电话升级网速。

我妈一辈子特别要强,但老了特别虚心,不会就学,这微信、电脑、iPad,一学就会。真比我刚学的时候厉害多了。我时常问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我老妈问的问题,真的是问题。

过去老师就说过,有人都问不出问题来,有人就会问问题,问题都不会问的人怎么能学习好呢?说我呢:)

人总会老的,有时候看着我爸妈有了老人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觉得怎么这么快就成了老爸老妈了呢?就经常想,前几年还不是这么显老呢,前年我去还不这样呢。

其实想想我自己也一样的,人过一天就比昨天老一天,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怎么样好好接受老年,这是我们每个走向老年的人们的共同难题。

这几天母亲节,微信上看到亲友们纷纷分享母亲的故事,母亲过去的照片。看到我家亲戚分享了一张我在奶奶家的时候,跟叔叔的女儿和两个婶子的合影,非常感慨,那时候我们都太年轻了,那时候的婶子们比我现在都年轻,而我们还都是孩子!

岁月荏苒,一晃我们都到了这个年纪了,时间不饶人,岁月不饶人。我们自己真的要好好考虑自己怎样走向老年的问题了。

很多人一直在探讨养老的问题,其实我感觉,我们得向我们的父辈学习,要面对现实,独立自立地走向老年。

其实我爸妈的年纪真的需要人照顾了,因为疫情,大家都只能送送饭菜,连一起吃个饭的机会都极少。但我老爸老妈自己生活得非常有规律,自己发面做面食,烙饼,我妈做饼我爸烙,做菜,煮饺子、面条,炒菜,炖排骨,一点都不对付。

我经常跟我爸妈说,他们附近的餐馆都很好,多叫点外卖就好了,他们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做,说不愿意老吃外边的饭菜。如果是我,说不定隔三差五就叫个外卖,免得那么辛苦。

其实长寿的老人都是差不多的,他们多数都是非常勤劳的,是有耐力和毅力的,是能自己面对生活种种困难的,相对独立自立的。

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这一点做得不够?尤其想到老年就想着怎么养老,到哪儿养老,谁做给我吃,端给我喝。

记得我老公刚出国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国内,我跟同事说,我这要是病了连个端茶送水的都没有,同事笑笑说,我给你端。其实那时候我多年轻啊:)就是那种心理。那种平日看不到而实际存在的依赖心理。我觉得这是健康老人的大敌!

要做一个健康老人,不仅仅是要身体健康,心理也得健康。

我爸妈那一代老人很少有独生子女的,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得学会自立,不然真的到了老年心理是不是会很痛苦,觉得无依无靠的。

而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根本指望不上儿女了。子女少,子女生活工作的分散,都使得养老的问题成了比过去更加值得重视的问题了。

我现在想到这些问题,就会想到我老爸老妈,他们虽然有我们三个孩子,心里有着依靠,但他们那种自己独立生活的顽强,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本领。

每当我发愁的时候,我就想到我妈,她一辈子就的顽强我是看着走过来的,不要说文革我爸爸受罪的时候她内心的坚强,就是这些年老年骨关节病的困扰,也让我看到了我妈妈的坚强。

我妈年轻时候非常喜欢运动,跳高、游泳、打球、花样滑冰样样行,而我不行,只会跑跑步什么的,所以我的身体真不如我妈,腿脚呀,腰呀现在跟我妈比好不到哪儿去。我哪儿坏了就小心翼翼的,我妈照样锻炼。我经常说她,疼的时候少锻炼,她说没有不疼的时候,不锻炼就更完了,躺下就起不来了。

人的精神其实是心理支撑在起作用,有多强大的心理就有多大的精神。

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

如果不坐下来想想、写写,我觉得我妈也很普通,但只要我稍微归拢一下,就会觉得我有一个特别坚强的妈妈!

虽然我也挺能干的,但照我妈还相差得很远很远呢。

我爸也是,年轻时候特别忙,现在老了老了特别知道帮我妈,帮我妈做饭,吃完饭还洗碗,我们小时候没见过我爸洗碗:)真是老伴老伴,老来是伴。

有时候看我爸妈忙着做饭,我就通过摄像头录下来,发给我国内闺蜜看,她们都很羡慕我爸妈,也很佩服他们!

我们都想我们自己老了也能像我爸妈这样,有这样一个老年生活,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非常难。

这些年,我没听我妈说过老了咋办,哎呦哎呦的,但我们现在还没那么老呢,就都在想着躺下的时候躺哪儿?儿子家?不行。闺女家?不行。美国的养老院?不理想。回中国吧!

这些看似在憧憬的美好未来,其实是对自己的老年生活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母亲节到了,我要向我佩服的老妈道一声节日快乐!

从今往后得好好像我老妈学习,向那些走过千辛万苦而至今顽强生活着的老年人们学习。好好迎接自己的老年生活的到来。要每天告诉自己,我还年轻呢!哈哈!

祝福天下的母亲们,母亲节快乐!

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