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鞋子合脚吗
文章来源: 晓青2021-08-18 15:51:19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这句话是真理,真的。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穿过特别合脚的鞋,为什么呢?

鞋这个东西不可能合脚,你买的时候合脚,那穿着穿着就松了,你买的时候紧点呢,穿穿才能觉得舒服一些了。

而我们每个人的脚都长得不一样,就自己的两只脚也没有完全一般大的,所以,买合适的鞋,就是梦想!

鞋,要么紧点、要么松点。没有一直穿着合适的。

你看多少人的脚长鸡眼,多少人的脚都挤得变了型,尤其那些喜欢穿高跟鞋的人,想想,那几个脚趾头在里面是什么感觉?穿过的肯定都知道。又有几个人穿新鞋脚后跟没有被磨起血泡的?

记得在东北,我有个同学也是闺蜜,我俩什么话都说的那种。有一次我俩聊天,说到了我弟弟找女朋友,我就说什么什么的,她就跟我说:鞋穿叫上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你最好别管人家的闲事儿。

我这闺蜜是家里最小的,上边好几个姐姐,她找对象的时候,不光父母管她,她那几个姐姐也拼命参与,她受尽了被人管闲事儿的苦,所以,跟我说这话的时候还咬牙切齿的:)

人,就是这样,没有十全十美的,只要眼前看着好就行了,别想着以后的事儿,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

就跟穿鞋一样,即便你买鞋的时候紧点,你以为穿穿就好了,但穿着传着你就会发现,虽然松了一些,但脚趾头那儿还是一样的挤脚,而且不会再变好了。

有时候无法忍受就得扔了旧鞋,买新鞋。

这道理真的很简单,我一说就感觉得到自己脚上现在的鞋是不是合脚,不合脚,早上穿的皮鞋紧,上班嫌累换双鞋又觉得松。

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生活!

前几天因为张文宏说要跟病毒共存,好家伙,突然激起千层浪。后来查了查他,说博士毕业时候的论文有抄袭之嫌,正在调查当中。

然后两种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呢,也开始就论文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论。

都是规律了,争论啥呀。

国内能不能与病毒共存,大家心知肚明的,疫苗的保护率本来就不高,这么防控也还是有打过疫苗的人感染,而且据说比例也不是很少。

说国内东西不行的时候,哇哇的,这时候该实事求是的时候呢?唉!

疫苗的保护率不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打了总比不打强,到时候再打加强针就是了,哪儿能都像美国疫苗一样呢,如果那样也就不用争什么了,对不对。

另外中国人口庞大,不是一般的庞大,这也是事实,而且有文化、懂知识、有常识的人并不是很多。

这些问题不是平常哇哇的人们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的吗?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把国内的百姓们当成硕士、博士,哪怕是学习不那么好的硕士、博士呢?

这是人们说的双重标准不是?

咱们都看到了,咱们国内的专业运动员,从小小的开始就集中训练,文化课肯定是不行的。人家正常上学的孩子,拼命也不都能达到多好的程度,天天高强度的训练,小小的孩子不累吗?还能晚上上课,上好课,学习好?笨想也不可能啊。

大家前段时间都在议论,跳水金牌全满分的娃,她妈得了癫痫,她说,她妈得了很重很重的病需要钱治病,她还说她不认得那两个字。

大家开始说,孩子连这两个字都不认识,十几岁的孩子,我不知道我那么小的时候认不认识这两个字,现在有些大人估计也不认得。

如果说癫痫,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个啥病,但如果你说抽风、说羊角风病,估计知道的人就很多很多了。

很多争论都带着感情色彩,参杂着个人的情绪,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又有多少人能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呢?

癫痫的病因非常多、也非常复杂。

我公公文革被造反派打了,留下了外伤性癫痫这个病,这个病当时非常难治,也可以说是不治之症,但这个病不需要花多少钱,每天吃安定和另外一种抗癫痫的药,注意不要情绪波动,也就是这样。

我公公是回民支队的,后来做了领导,看病没有经济负担,加上他是因为文革挨打得的病,平反后治病是可以去北京上海大医院的,他一生没有看过别的病,这个病也就是一直吃这两种药片,一年也花不了几百块钱。

他去世后,我在网上看到,癫痫病人一定要补足了钙,缺钙就容易犯病。

我的发小梅子,她妹妹因为不听话,她妈妈睡觉前打了她,她生气睡觉,第二天一早起来就抽风了,后来确诊是癫痫,到现在也还是带着这个病,治不好,也一样就吃几片药控制病情。

我有一个美国朋友也是得这个病,现在技术先进了,做一个脑手术,后来犯病不那么频繁了,改善了一点生活质量。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医生说,是脑神经的问题,很多原因都能导致,外伤、精神、情绪等等的。

看报道说,国家会给她妈妈治好病的。我知道,国内现在也可以手术治疗癫痫了。

我们很多病都不知道原因,就像癌症。

所以,很多事情原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我们想得太多了。

我要说的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的人,你要想跟国际上的一些技术非常先进、人口数量不大,国民素质、文化、常识又高一些的人们相比,跟人家去用一样的方法治疗不一样的病,怎么能合适呢?

这场疫情,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

美国,一直是第一的,这是事实。但这场疫情咱们都看到了,暴露出来很多的弱点,有些甚至是致命的。为什么?也是专家们把大家都当成了跟自己一样水平的人,觉得很多东西是常识,一说就应当知道的。其实不然!

就这个戴口罩的问题,反反复复的,有些人根本不听,我觉得就是这么来的。我们不能把别人都当成自己,更不能想象的要什么都懂。那怎么可能呢?

美国有多少文盲?是不是没有?那么咱们国内呢?不能相比的。

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水平,文化有关系,常识有关系,这些跟人的善良与否,好不好或坏不坏没有关系。

当你跟与你水平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当你对与你不一样的人有要求,无论你是多么有才、多大的官,请用对方的想法、水平去跟对方交流、来往。否则,你定输无疑!

看看前辈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想想他们管理的能力,不是谁有多大本事,而是有了解对方实际情况的能力。说对方听得懂的话,做对方认为需要的事儿。

这跟生活中的问题是一样一样的不是吗?

张文宏同样犯了这个毛病,话说一半,要学会与病毒共处。怎么共处?没说。

今天说了,在微博上他说:

张文宏在他的微博上说:目前国际的抗疫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中国仍然面临巨大的疫情挑战。但是我们必须有着坚定的信念,我们国家采取的抗疫策略是目前最适合我们自己的策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早说话的时候多说这么一句不就得了!

人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千万别把看着多能的人想得太完美了,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国内的大环境就是那样的,几千年的路走过来不容易,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地摆脱很多该摆脱的东西,实在是太难了!

很多人,你说要多吃鸡蛋,他们就觉得吃鸡蛋就行了,不用戴口罩要了,你说吃点三明治,他们一想三明治是外国的东西,嗯,崇洋媚外。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你就得说他们能真正听得懂,还不能往歪了想的话,挺难的。真的。

根据自己的脚买鞋,穿着不合适再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