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美国28年
文章来源: 晓青2023-12-23 18:41:02

今天是我来到美国第28年。

时间过得多快啊,离开家乡的记忆就像昨天,却已经过去了28年。人生有几个28年?

在国内的生活和在美国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这28年体会深刻,一路走来经历了千辛万苦,虽然有了今天的安稳,却已经步入了老年。

人生转瞬之间就走到了这个时候,时间真的是过得太快了。现在再说珍惜,再说如果回到从前,那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生从来就是只有今天。

过去的永远都过去了,未来是未知的。

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养老问题了,也有些人在琢磨着是不是要回国养老,而国内的好多人在考虑怎样出来,一些老人也在需要儿女的照顾了。

到底怎样是最好的选择,谁都不知道。

比我们早出国的一些人现在已经进入暮年了,离开儿女自己根本不行。

我有一个中国朋友,来美国三十多年了,在美国工作了十几年后退休的,一直自己生活,有一个女儿在外州工作。

年近90岁的老人还自己开车呢,要说也算够厉害的了,但是最近几年腿脚不行了,总是腿疼腰疼的,有时候都动不了,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困难多多。

而且人年纪大了,各方面退化的特别快,无论你年轻的时候多么优秀,多有能力,多么自立自强,到了一定的年龄尤其是高龄了,就基本都一样了。

手机摆弄不明白了,用APP困难了,打车都成问题了。老人家准备明年搬到女儿身边去,住养老院,每个月6000多块钱。

有时候想想你就是,工作的时候拼命干,有了存款,有了退休金,到养老的时候就都得自己花钱。所以一般人都等到不得不去养老院的时候才去呢,真的进去了,也是挺难的,美国的养老院里一般没有中国饭菜,这一点对我们的上一代人和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尤其老了身体不好了,肯定想要吃点软的、稀的,清淡的。

我说国内有个养老院挺好的,每个月几万块什么都管,她说不要外国籍的人,另外她在国内没有医保。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不在身边吧。

人年纪大了离不开孩子,即便不是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也不想离得那么远。再说,离得远了,孩子也不放心老人。

她问我好几遍,你妈妈是不是跟你住在一起,你怎么还能出来上班。我想她心里肯定想,我妈妈跟她差不多的年纪,应当需要人天天在身边照顾了。

我跟她说,我爸爸和妈妈在一起,互相照顾,还没有跟我们住一起。其实几年前我见她的时候,她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

也许我老了吧,总是看到这样的老人,就会想到我自己,人老了都会是这样的,都是一样的,这是事实,就得接受。

轰轰烈烈的几十年,最后大家殊途同归,养老。

这几年疫情,很多在美国的朋友也没有经常见过面,甚至好多原来在Costco能常常遇到的都不见了,估计都不像以前那么有规律地出门了。有时候遇到熟人,就会发现,怎么人都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回头想想自己还不也是一样的。

就像这个中国老朋友,她见到我就说,哎呀,我记得上次见你,你就三十多岁,怎么头发都白了呢?是不是每个人的感觉都一样的,隔一段时间再见就会彼此都有这样的感觉。

有些我们初来美国一起打工的朋友,也有退休了的,其实真的我觉得退休了反而轻松了,说不定还能显得年轻一些呢,可以到处走走逛逛的。

希望不要等到退休了就开始跑医院吧,所以不少人早早就退休的就会避免这样的打击。人年纪大了哪儿有不生病的,都会生病,而且很多老年病都是慢性病。

所以也理解很多人从年轻就开始管理自己的各项指标,真的,等指标出了问题了在管理那就比较麻烦了。当然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像白发、花眼一样,管不管都会有,多点少点的差别而已。

在美国都生活了28年了,以为自己一直生活在这里呢,一切都熟悉了,习惯了。但等需要养老的时候,估计新的挑战就会到来了。

不想未来,只看眼前,这是最好的办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人家咋活咱也咋活。有朋友跟我说:”到时候咱们得去一个养老院哈,我好跟你聊天。”我心说了,希望那时候我还没有痴呆:)

人老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有问题的,最好别不认识人。所以现在好好锻炼,天天唠叨,免得大脑不好好活动。

在美国这28年,酸甜苦辣都有,但今天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人得知足,知足者常乐。

我就常乐!

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只有今天最宝贵,因为过去了就再也没有今天了。

国内的亲友,这28年始终陪伴着我,虽然我已经失去了一些,但他们是摆脱了人间的痛苦,去了极乐世界,再也不用有任何发愁的事情了,也没有了任何烦恼和痛苦,有的只是快乐!虽然心有不舍,但想想也是应当放手的。

这28年,在异国他乡,我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有些成了知己也有一些走散了。还有的也去了天堂。

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来来往往、说说笑笑、走走停停、聚聚散散,都正常。放下那些不属于你,珍惜还在你身边的,生活就会轻松快乐!

不想过往,不恋得失,一路向前,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记得我来美国不久回去的时候,朋友们说起来都羡慕我,但我说,还是在自己家好。一个朋友跟我说的话,我今天还记得:“嗨,在哪儿生活都是生活,你这是换个地方,换个活法,没啥不好的。体会一下不一样的生活呗。”这话说得确实很能解开你的心结。

人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容易适应各种环境和新生活,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比较难了,因为很多习惯已经养成了,要想改变比较不容易,而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生活要适应起来还是需要时间的。

就好像我们现在在外边生活了几十年了,猛然间短期地回国生活,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看着好多人抱怨的问题,其实对于一直生活在国内的人不是没有感觉,也不是说没有办法就得忍着,而是已经习惯了,适应了,知道怎样去应对和解决了。

其实换做是他们出来生活,那跟我们回去是一样的,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和不习惯,这跟先进落后,跟是什么样的制度应当没有绝对的关系的。

所以适者生存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不是很多人来了美国也不适应,还有不少人患上了忧郁症,不得不放弃这里的生活回家治病。早年很多不幸的故事,就像《北京人在纽约》、《麦哈顿的中国女人》、《别了,温哥华》里面的情节很多都是很真实的。有些人真的还没有故事里的那些运气好呢。

一个再好的地方,都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无论生活在哪儿都需要有能力,适应能里,改变自己的能力。

就像现在很多小留回国后也是要重新适应国内的生活,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出来那么两年回去就变了,其实不是,是刚刚适应了这边又回到那边,需要适应需要改变。

但有些适应不了的或需要适应的时间长一些的,就比较麻烦也比较痛苦。这些只有有体会的人才能理解,而在国内的人们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人和人在一起不容易的,即便是家里人也是一样的。就跟咱们自己国内南北方一样,原来大家生活在一个地方很难换地方,现在南方人去北方工作,北方人去南方生活都成了常态,但这种自由也带给很多人很多需要适应和改变的问题,哪怕是饮食习惯都会需要适应。

道理都是差不多的,只是人生很短,很多道理来不及想明白呢就老了,哈哈。

非常珍惜在美国着28年的每一天,我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过,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很充实,还求什么呢?知足、满足、感恩!

手机拍的花儿都这么漂亮,这岂不是本事?

来美国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上网还有了博客,交了好多网友。最近大家开始叫我摇曳了,一个猜文活动的笔名。前边还加了一个小,我得改成老,吓人不:)

圣诞节就要到了,祝大家圣诞快乐!

明天我们这里会下雪,白色的圣诞,一定美!如果雪大,我可以出去拍雪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