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刘晓波已经上了历史
文章来源: 东方邪2010-10-11 23:26:40

作为个人,我该恭喜刘晓波,在获奖的那一刻,他不光名满世界,而且也注定上了历史。 而且是长远的历史,对于任何政治人物,或者作家学者而言,名垂青史,历史定位,都是个人孜孜以求的。 很多人,很多的历史人物,可以不计较利,但是在意名声,在意后人的评价。 这点,无论是所谓“三个代表”“和谐社会”背后透露出来的,都是政治人物背后对于历史定位的要求。

 

作为个人,人们可以不同意刘晓波的一些观点,但是他对信仰的坚持,奉献和牺牲,以及沉默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你不能不佩服,早期的国民党人,共产党人,不也是一个样子吗? 道德勇气,信仰和奉献,才有感召力。 

 

一个书生,胜过百万雄兵。兵不过是蚁而已,需要灵魂。 如果他没有力量,当局自然不必封杀,封杀背后,流露出的是恐惧,道德恐惧,信仰恐惧和对民众恐惧。

 

刘晓波的所谓的08宪章,其实毫无新意,不过是孙中山在一百年前就提出的一些东西,在三民主义里面,已经包括了,“民主,民权,民生”,08宪章的内容,也不会超过60年前共产党人承诺给中国人民的东西,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   只不过,它迟迟没有兑现诺言而已。

 

退一万步说,我们不主张西方的民主和多党制,我们回归中国的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高于一切的东西。 宪法中规定的公民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能实现吗? 宪法既然制定了,就要遵守,任何个人和政党都不能例外。

 

如果说,多党制,民主,自由选举,宪法中没有,那言论自由等内容,可是明明白白的写在宪法里面的,法律,尤其是宪法,应该是刚性的,制定了,就该遵守,如果不能尊重,干脆删除,更不能自己带头违反。

 

当我们看今天的事情的时候,最好能站在后人的立场。 在红朝结束的年代,红朝的一切,可能都被人淡忘,大家记得的,如同东欧对于自己国家共产党人的记忆,以及柬埔寨人民对于红色高棉的血腥记忆,大家记得的只是一个时代,一个统治集团而已。而不会可以去记得其中的某个头目,现在的德国人,谁还会记起东德共产党的某个领导人呢,也许只记得最后一个的昂纳克。中国也是一样。 所以,我看到所谓以“三个代表”或者“和谐社会”而谋求历史定位的时候,我就觉得好笑。如果这个统治集团都不存在了,都背人民厌弃了,哪里还有个人的历史定位呢? 从历史定位这点上,从青史留名这点上,这些所谓“领袖”都不如刘晓波一个书生。

 

如何谋求自己的历史定位? 那就是站在历史正确的方向。 人民记住的,是有信仰和坚持,并且为了信仰和坚持而作出牺牲的人。 谭嗣同被杀的时候,京城的人们,往他身上仍鸡蛋,吐吐沫,他流的泪,时人未必能懂,“同胞啊,我是爱你们的!”。 

 

中国多少书生文人,多少政客? 他们孜孜以求的,也是想留名,不过他们看重的更多是利益,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 没有对信仰的坚守。没有更多对信仰的坚守,以及对于后代子孙以及民族长远利益的负责。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还政于民”,履行宪法和民主,是历史的潮流,那是迟早会来的东西。 坚信这点的人很多,但是能象刘晓波那样有勇气坐牢的却不多。 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就了刘晓波这样一个凡人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