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嫌母丑,狗嫌家贫
文章来源: 爱河鱼饵2012-03-07 18:21:35

今天和一个妈妈聊天,她控诉说,不知道为什么,十岁的儿子坚决不让她去他们学校做义工。

我也控诉说,小儿子不让我给他做美国餐,宁愿自己做,理由是我做西餐不用量具,煮东西不上定时器,牛肉馅儿用姜酒泡过,,,

大儿子千叮咛万嘱咐,本周末第一次西点新生家长会,晚宴上要穿最正式的晚礼服,到他的HOST FAMILY家,进门不要主动脱鞋,不要迟到,不要早到,那两天在校园里也要穿正式一些,(我猜想,因为他的HOST FAMILY是师长级的,他压力有些大。简言之就是让我们这些不够上等的中国家长到美国上等人家里不要让人难堪。)

美国出生长大的ABC孩子们怕家长去学校“愚蠢”地问老师“中国式”学习问题,怕父母当着朋友面叫他中国小名儿,怕妈妈身上有菜味儿,爸爸肩上有头皮屑,,,恐怕不是一家的难言之隐。

头痛的问题啊。我们这些华人家长80-90%都受过高等教育的啊,怎么竟然被这些乳臭未干的ABC给歧视了,而且给歧视的像上海人对乡下人一样。我们入乡了,该不该随俗呢?半大孩子们那有言无言不屑的眼神,像冰霜一样让华人家长心冷齿寒。

小儿子的意见我虚心接受,我们中国妈妈煮饭时的确不常用量杯,定时器和吃原汁原味的的肉类。大儿子的提醒就是有点“歧视”之嫌了,不算太笨的老妈还是懂得察言观色,穿着打扮举止入潮的,倒是他老爸,我不敢保证他吃饭时常常抿着嘴(一笑)。

人在米国,入乡随米是一定要的,毫无疑问。咱哪能给孩子丢脸呢,我们中国家长也绝不能接受孩子有对自己有不屑的丝毫眼神。父母理当努力自尊,自爱,自强,要让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要满足米国孩子在米国人前的“虚荣心”,尽管他的皮是黄的,但心已经是白的了。我很自豪,高中四年,我那个虽然歧视中国家长,却没有歧视他妈的大儿子无论在学校,在音乐厅,在教会,在同学面前,都不避讳跟我搂肩牵手,因为他的母亲没有很多让他可以嫌弃的“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