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德国队能给巴西一点面子?
文章来源: lanliuer2014-07-10 12:21:03
假如德国队能给巴西一点面子?

德国对巴西的那场半决赛实在是有点太离谱了,跟着这离谱的比赛结果,冒出来一堆离谱或没离谱的评论段子。体育比赛嘛, 说到底是一种娱乐活动,娱乐活动嘛, 当然也包括这些赛事之后的段子。现在就着和朋友争论“德国队是否该给巴西一点面子”的热情劲儿再痛侃一番, 也算是给足球这个娱乐活动再添点乐子吧。

“德国队太不给东道国面子了”,“德国小伙子们太不懂得做人了“, ”怎么就不知道见好就收呢” 这是我在球进得多过份了之后听到的一系列评论。今天有好友发微信说:”下半场不应再进球了,终场前让一个球比较好。 现在拉下仇恨了吧,事后很难弥补。所以说吧,德国足球在大胜情况下一根筋, 这样很不好“。我回信说:”对于一个职业球员来说,不让球,不做假是必备的职业道德,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做假动作都是违背职业道德的。“太不给东道国面子了”, “太不会做人了”, 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给XX面子”和“学会做人”已经毁了中国足球就够了“。 朋友又回信说:“踢球一样要留有余地,这是高出职业道德的道德。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道德要先放放, 难道这种情况还少吗? 终于有人和我辩论了, 很开心。”

朋友希望我能和她辩论,但我觉得这么硬辨下去意义不大,因为会涉及到足球到底是不是只是足球的问题,那可不是个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话题。

那我就假设一下朋友的观点是正确的吧,咱们现在就假设一下德国小伙儿们如果真的很懂人情味地让了巴西几个球。大家都知道,真正的球迷最痛恨的就是踢假球,做局或者有九份劲儿故意使三分,假设德国队让球让得不真实,巴西那些货真价实的球迷们不会因此而高兴一些,相反他们会和巴西球员一样,甚至会觉得受到了更大的侮辱。所以德国队光想让球还不行, 还要让得非常逼真才成。 那么,球怎么才能让得非常逼真呢? 首先要有传球的人自然丢球,(不能照着对方球员就是一脚,那样故意丢球的目的就暴露得太明显了)。然后还得有后卫们不约而同地, 又要显得参差不齐地给对方流出漏洞(让得太整齐了也会被球迷发现做假)。最后还要有守门员眼看着能堵住的球手故意不使劲儿堵,让它过了(假装堵还是要堵一下的, 否则容易让球迷看出破绽,但堵球时用的力气要精确地控制好)。综上所述,想惟妙惟肖地假装让一个球和想进一个球一样难, 要有全体队员的绝妙地配合才能达到目的-光有本队球员配合还不够, 对方射门怎么也得射准方向才行,否则守门员又不能把没射准的球一巴掌给打准了。
这么绝妙的表演, 岂能是因特殊情况下需要会一下子就能会的? 是不是在每场比赛之前还要彩排一下子? 就为了在关键时刻(比方说这次半决赛)能逼真地给对方让球,球员们在艰苦训练如何踢得精准狠的同时,还要训练如何踢得糟偏软, 两重技能都要练得炉火纯青,该用哪个,教练给个眼神,大家就心照不宣地用哪个。
问题是, 球员们的演技都练得这么高超了,球迷们对他们还能放心吗? 谁敢保证他们什么时候用前面一招, 什么时候用后面一招? 比方说,在美国和德国的小组赛上,大家都知道,德国和美国如果故意踢平,这两个亲戚就能一起入围。德国队如果赢了美国队,乐福就有可能亲手把栽培他的克林斯曼送回家。对于一个事业成功的男士来说,人生中的贵人哪个能贵得过亲手栽培你的另一个男人? 用国人的人情法则来判断, 乐福太有可能给他的球员使那个“第二招”的眼神啦。。。所以球迷们在比赛之前有点担心乐福是否会作假也是情有可原的,好在我刚才说的那个“第二招”只是一个假设,球员们做假的功夫所幸还没有高超到那个程度, 做了假的球是能被成了精的球迷们看出来的(事实上,世界杯上也的确曾经有德国和奥地利踢假球以图共同入围的历史, 遭到球迷们翻了天的抗议, 所以后来才有了小组赛两场比赛同时进行,以方做假的规则)。因为做假能被看出来,又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声誉为代价,所以最后乐福才能克服个人情愫, 把老大哥克林斯曼真给灌了一个。

我啰嗦了半天, 想说的话其实就是一句:假如德国队真的能象我这位朋友希望的那样“懂人情”,主动地让几个球,让巴西球员面子好看一点, 让巴西球迷破碎的心稍稍安慰一些,那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多少球迷愿意千里迢迢地,不惜重金地赶到比赛现场,或者点灯熬油地, 冒着被老板开除的危险赖在电视机前?

不过话外再说一句,德国队赛场上不给巴西一点面子, 赛场下不耀武扬威,巴西队赛场上痛哭流涕,赛场下精彩失败感言。假如国人发明的那句“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毛言真能兑现的话,那么这两个足球大国在这场比赛前中后的表现,倒也真的有点领悟了这句毛言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