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杂记(10):“谁来救救我的孩子!”
文章来源: 陈晚2010-03-25 21:33:59

以前回国,我总是以吃喝玩乐兼游祖国大好河山为主。唯有这次回国例外。亲人生病,令我的玩兴跑得无影无踪。每天我行走在北京XX医院的住院大楼内,在我眼前晃动的人影,大多是寻医找药的病人或病人家属。

3月19日下午四点钟左右,在医院的神经外科病房候诊区,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她手里拿着装有CT和核磁共振片的大袋子,脸上带着焦虑的神色。当我和她在瞬间对视时,她一语未发泪先行。不知何故,这位绝望的女子根据我疲倦的神态,把我当做了值得倾诉的人:谁来救救我的孩子呀!

别急,你慢慢说。我轻轻安慰她,并给了她一个真诚的拥抱。这位女子在我柔弱的怀中继续哽咽着,天啊,今天我终于遇到好人了,在医院里谁都不理我呀。

等这位女子稍微安静下来之后,我鼓励她尽量详细地把她的故事告诉我。几分钟后,她终于停止了抽泣,并耐心地给我讲了他儿子得病就医的故事:

我儿子今年十一岁,他特别聪明,也爱学习。可惜,在他三岁那年,一场意外事故把他列入了病危儿的行列。有一天,我儿子从几米高的秋千上坠落,他的整个面部狠狠地撞到了秋千前方的砖头上。偏不凑巧,摔倒的儿子又被附近炉子上的铁锅盖砸中。结果,我刚刚三岁的儿子立刻口鼻大量流血。这场事故,不仅造成了我儿子的脑脊液鼻漏,还影响了他的出牙和面部发育。

为了给孩子治病,乡亲们东凑西凑帮我集资。治了八年,我借了十三万,可我孩子的病还是没治好啊。最近,孩子经常头疼,根本无法正常生活。为了把他彻底治好,我们豁出去了。这次我又借了五万,带他来北京看病。可是在XX医院,医生根本就不理会我的疑问和请求,护士还经常吆喝我们。眼看着我已经花了一万了,可孩子的病情没有一点儿缓解。我该怎么办呢?我真想到天安门前下跪去,让大家帮帮我,到底谁能来救救我的孩子呀?

这位女子的绝望诉说,令我动了恻隐之心。我早就知道,外地人在北京就医难。而投奔北京来的外地患者,大多是疑难病症。远道而来,失望而归,那种沮丧,只有当事人才会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假如我的亲人没有朋友们的帮助,估计我们会和这位农村女子面临类似的命运。

听完她的故事,我确实想帮她一把。因为在他儿子就诊的医院,我的同学刚好在那里行医。

要不我亲自带她找我的同学去?不行。当晚我要赶去烟台的飞机。临行前,朋友还要带我去北京大董烤鸭店解馋。一看时间,真的来不及了。要不我给我的同学写个条子?让这位女子拿着条子去找我同学?情急之中,我突然萌发了这个念头。就在我跃跃欲试时,身边的旁观者用近乎嘲讽的口气对我说,医院里这样的人太多啦,你帮得过来吗?

可不是咋的,我随便抬眼望去,在医院的走廊里,地上正躺着几位就诊无门的病人。看到他们,我不禁感慨道,唉,普通百姓啊,到底谁能帮你们一把呀。

就在我犹犹豫豫之时,朋友的车子到了。为了朋友的盛情和北京烤鸭,我只好把这位农村女子丢在了身后。几分钟前,这位女子把我当成了好人,可我的所作所为,令我自己都觉得惭愧。

离开医院前,我匆匆记下了这位农村女子的手机号。我幼稚地认为,也许以后我还能帮她做点儿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总算是一份来自我这个陌生人的一点儿关心吧。这不,我刚刚从国内回来,正在倒时差的我,眼前依然晃动着这位女子的伤心泪。

假如你是北京悬壶济世的医者或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假如这个故事也令你动了恻隐之心,不知您可否为她做点儿事?她的手机是:13753963914。这位女子今年33岁,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叫丽娟。她除了名字美,长得也非常漂亮。如果不是她提醒我,我真看不出她来自农村。

那天我匆忙中与这位女子挥手再见时,有点儿遗憾,也有点儿伤感。大约一小时后,当我坐在大董烤鸭店里品尝京城美味儿时,我真的无法忘记那女子求助的眼神。那天的烤鸭似乎也因此变了味儿。

3/26/10  12:08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