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焖面, 曾经的那些闺蜜们
文章来源: 梅语时节2011-05-19 14:13:59

    上初中的时候, 我有三个好朋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闺蜜". 四个人经常混在一起, 吃饭散步, 聊天说笑, 以写作业的名义聚在一起胡说八道. M是古典美人型的, 人不算漂亮, 但气质温婉, 满腹的诗词古赋, 我最喜欢听她轻言慢道红楼梦里众姐妹花前月下的浅吟轻唱, 那些咏絮词, 海棠赋, 到了她的嘴里, 可比语文老师的作业生动多了. 我少读红楼大概也缘于她吧. Z在我们几个人里算是家境不错的, 人很乖巧, 但也很有主见, 她家的大房子那时是我们经常聚会的场所. X是几个人中最突出的, 泼辣干练, 敢说敢做, 爱说爱笑, 基本是我们这一小帮人的核心. 那时武侠小说盛行, 她便夜读"书剑恩仇录", 第二天课后再讲给我们三个人听, 整本小说我竟是这样"读"完的. 她讲的绘声绘色, 思路清晰, 真的可比袁阔成刘兰芳了. 以至于武侠小说我从此再也没看过, 因为无论看哪一本, 都觉得不如她讲的这一部. X一家应该是典型的北京普通人家, 生活不谈宽裕, 日子过得真实平常. 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描述她和妈妈为了倒土洗菜等小事在家里逗嘴耍贫的过程, 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 好不热闹. 我曾一度羡慕这份热闹, 照搬了回家, 被老妈当另类, 遭彻底封杀.

 

    我爸妈都不是北京人, 但在北京工作生活, 成家养娃,所以我们家的日子一直是过的南腔北调, 七荤八素. 关于北京那些理解和感觉, 我都是从这些可爱的同学朋友, 或者是在街头巷尾的游荡中慢慢感受的. 就象北京街头的那些美味小吃, 平常而简单, 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爱神侃的北京爷们儿和刀子嘴豆腐心的北京大妞.

 

    扁豆焖面是很多北京人都熟悉的一种家常面食, 是不是源于北京似乎已无从考证, 但大多妈妈都给孩子们做过. 妈妈们会支使稍大一点的孩子到胡同口的粮店卖上二斤切面, 回来上锅蒸到半熟, 再和肉和豆角炒到一起, 调好味道, 小火慢慢焖熟. 吃的时候可以配上醋, 大蒜, 或是辣椒糊(hu,四声,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 一家人各端一碗, 吃得香啊. 住在胡同大杂院的, 夏天会把吃饭的小桌放到屋门口, 孩子们就会端着碗串来串去了. 我没有这样的经历, 但曾经很羡慕周围这样的小朋友. 看"岁月神偷"时, 有类似的一幕, 竟在那时想起了端着碗吃面条的伙伴们.

 

    前次回家, 妹妹做扁豆焖面, 面硬了, 加水, 火大了, 面又煳底了. 如此一折腾, 琢磨出小火慢焖的道理. 我这里没有切面卖, 最好的替代品就是成品包装的意大利Spaghetti面条了, 煮至恰到好处时, 也能有切面的筋道和嚼头, 入口爽滑, 慢慢吸入了肉菜的滋味后, 面条泛着淡淡的酱色和油光, 实在是诱人食欲大开. 

洋为中用的扁豆焖面:

材料: 意大利Spaghetti面300克, 猪里脊肉100克, 扁豆250克,

      盐, 糖, 生抽, 老抽, 水淀粉, 色拉油适量

做法:

1, 猪里脊肉切丝, 用盐, 糖, 生抽, 老抽, 水淀粉拌匀腌20分钟. 嫩扁豆掐头去筋, 洗净掰成寸段, 备用.

2, 意大利Spaghetti面放大锅开水中煮至五成熟, 沥去水, 备用.

3, 炒锅烧热放油, 放入腌好味的里脊丝, 煸炒至肉变色, 加入扁豆段, 翻炒均匀, 加盖焖两分钟左右.

4, 将煮好的面条放入扁豆炒锅中, 和锅中的肉菜充分混合均匀, 再加入适量盐, 生抽和老抽调味和颜色, 此时, 将炉头调至小火, 在面上浇半碗开水, 用锅铲从锅底将面条挑起, 让水渗入锅底, 加盖焖一会儿.

5, 待水基本烧干, 再重复上述步骤浇半碗水, 如此直到面条软熟, 扁豆也熟透了, 大概要加水四五次, 共焖二十分钟左右.

6, 面条出锅前, 加些切碎的蒜末, 并最后调咸淡, 翻炒均匀.

 

唠叨一句:

做扁豆焖面没什么特别的技巧, 关键是这个字, 焖的时候一定要用小火, 才能保持面条充分吸收肉菜的汤汁, 做出的面才能滋味丰富, 一定要加开水, 并且少量多次地慢慢加, 慢慢焖, 你一定能做成一碗超级成功大受欢迎的扁豆焖面.


美食美景美图, 尽在我的新浪博客:

梅语时节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