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思索:中国实业往何处去
文章来源: 汉代蜜瓜2010-05-28 11:15:22


这几天的富士康员工连续自杀事件引人注目,匆匆浏览了一下,有谴责资方管理不人道的,也有埋怨自杀员工想不开,为什么宁愿自杀不跳槽的,似乎都有道理,我也感慨万千,有几句话要说。

我在国内的时候做过出口服装业。九十年代初服装业开始兴旺的时候,从业人员,哪怕是车间的缝纫工,工资待遇也是不错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工厂大部分是国营集体所有制,就算是乡镇企业,也是集体所有,全社会普遍工资低,所以服装业的从业人员待遇都不错,国家赚的钱也多。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出口一件衣服能赚一块美金的毛利,最疯狂的时候一块美金在外汇调剂市场能换 10 块人民币——当然,能换 10 块人民币的时候服装市场全面放开,允许自由竞争,价格已经压下来,有了“血汗工场”这个概念。

“血汗工场”的说法是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业制鞋业开始的。这个行业需要资金少,技术含量不高,入行门槛低也造成了竞争的白热化,利润越来越薄,为了维持,工人待遇也就越来越低。

社会上的机会多了,待遇高了,越发显得“血汗工厂”的沉重。

西方的报纸杂志每年都有“血汗工厂”的报道,西方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形象,为海外工厂制定了很多标准,比如工作环境,职工生活配套设施,最高加班时间的限制——而工厂要达到这些标准,势必要提高生产成本,可是西方的企业并没有为他们的订单加价,反而价格逐年下降。其实他们的价格稍微提个五毛一块,他们海外工厂的工人的待遇就会得到相应提高。

但是没有,他们只制定所谓的“标准”,并不想出钱为这些“标准”埋单。

善良的普通公众,不要以为西方的资本比中国的资本更慈善,所有的资本第一位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利润,天下老鸦一般黑,换了你你也这么做,无一例外。

中国入世前,美国和欧盟的国会每年就知识产权和“血汗工厂”两个问题刁难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你自产自销他们才不管你的死活),可是“血汗工厂”年年提,中国政府无论如何被动,都不得不做出让步,哭着喊着年年仍旧要相西方卖血汗,为什么?

因为庞大的从业人口要吃饭。这么多本来有收入的工人(虽然这些人原来是农民)一下子失去饭碗,所造成的社会动荡是政府不能承受的。

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值钱,包括人。中国庞大的人口, 低文化人口数量多,除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目前来讲,脱贫还没有更好的手段。

去年回国,发现杭嘉湖一带原先密集的服装产业,因为土地成本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涨而被转到孟加拉和印度,很多工厂都关了,很多工人失业。

珠江三角洲情况更差,厂子都快关光了,电子厂也风雨飘摇,勉强支撑。金融危机以来,电子行业十有八九亏损,现金缺乏,郭台铭的鸿海因为规模经营,资本庞大,也是在强撑。

电子行业跟服装行业又不同,它还是技术倡导型和资本密集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它的生存仅仅是盈利还不够,还要把赚来的钱不断地投入进去做大,做成规模做成巨人才能屹立不倒。

从媒体公开的数字来看,鸿海如今的利润率也不那么高。所以我觉得,一味指责资方,也并不完全合理。

还有人说,那些工人做得不高兴为什么不辞职,为什么非要做?说这话的人是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的严峻。在这种电子厂做流水线的工人,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身无一技之长。在西方这种劳动力发达的国家,大家还为了饭碗兢兢业业,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这些没有特殊技能的人,你能指望他们有多少勇气放弃相对于本行业来说还算不错的薪水?

珠江三角洲打工仔工资低是众所周知的事,加上这些年国内出口不旺,工厂纷纷关闭,原先在那里打工的很多民工纷纷北上江浙寻找机会,去年回国,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

另外一点,都说国外税重,其实中国是个名副其实的重税国家,

国内企业的税务成本非常高的,这也是国内百货公司物价比美国要高的原因之一。拿销售来说吧,国内对每一道生产环节征收 17% 的增值税,虽然上一道环节发生时,上一道环节的税可以抵扣,但是最终的零售环节是不退的,也就是说,最终的消费者要交 17% 的资本毛利之外的税款。

这比加拿大很多省份的 GST+PST 都高。我记得安省最高的时候是 GST 8% , PST 7% ,合计 15% 。

除了增值税,还有 5% 的营业税,还有印花税(这个税少点)。

别忘了中国的人口如何庞大,按理说人口越多,税率越低。

中国是例外。

所以,我特别反感象奥运和世博这样不计血本的面子工程。中国还是个人口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需要做的事很多,哪一样的重要性性都比往脸上贴金要紧迫。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用得着长大了去出卖血汗吗?

对于国内的制度,我很多颇有微词。但是对于计划生育,我觉得真的很无奈。人说计划生育不人道,我承认不人道,但是前面人道了,后面就会不人道,目前来讲,还没有什么两全的办法。

不错,它是对以前鼓励生育盲目生育的矫枉过正,但是谴责当年的鼓励生育也没有用,它已经发生了并在这块土地上发生作用。如果中国现在只有六亿人口,那么也不会像现在那么资源紧张,竞争激烈,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负担沉重,那么多孩子无钱上学,住房紧张高楼林立,人命贱如狗。

人民的生活水准就算比不上美国,也能跟韩国比一比吧?

国内因为出口不旺地价飞涨,做实业无钱可赚且辛苦,于是投资者纷纷关厂,把热钱投入房地产,于是房地产的价格一翻再翻,坐着火箭往上窜。但是没有实业支撑的经济如同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不知道能支撑到哪一天。

跟国内通话,通货膨胀的火苗似已点燃,物价纷纷上涨。

中国的产业经济,会不会内交外困,坐在火山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