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文革中上海的小笑话
文章来源: 华府采菊人2015-02-01 05:36:31
张3,  1名小青工, 成份好但家里弟妹多而经济条件不好,  所以找女朋友相对困难, 好在本人虽政治上不怎么要求上进(上海人的特点之1),  工作表现也1般, 但个人条件还是不错的, 1米7几的个, 长相端正, 不烟不酒无不良肆好, 生活也很节俭, 因此还是有不少老阿姨给他介绍女朋友, 但还是因经济原因及家中无空房, 没成功.

1回, 又有隔壁李阿姨给介绍了, 2人在双方介绍人的带领下, 某年某月某人见面于某处, 在上海还说, 就比如永安公司绸布柜台啦大世界门口啥的,4个人对对眼觉得还有戏, 介绍人借故溜走,2位小青年(现在该是阿爷阿娘年纪了)开始"趟"马路了.

张3不油嘴滑舌但也不木衲, 女孩自然是听多说少, 张3做人实诚, 宁给女方留下"穷"的印象也不想欺哄, 总是很快就告诉女孩"阿拉窝里条件勿太好, 我是老大, 下头好几个阿弟阿妹, 其中有2个还辣外地农村插队, 房子还小来兮",  所以好几回就因为这, 女孩找个理由滑脚而下次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

迭趟小姑娘表现不错, 不但没拂袖而去,还轻轻地回答" 迭种情况辣上海又勿稀奇格啰", 这不就是对这种"条件勿好"的初步认可吗?

2人走1阵谈1阵, 眼看也到吃夜饭辰光了, 正好1家饮食店, 就走了进去, 张3再省,也知道得男方出钞票,于是先寻好位子叫小姑娘坐下, 自己去帐台买筹子.

上海即便在文革期间, 食品还是由服务员给端到桌子上来的,1碗大排面1碗光面, 张3将大排面推给了姑娘, 小姑娘也没觉得什么不对, 心想"伊大概勿欢喜吃肉伐".

2人边吃边聊,还算和谐,小伙吃得快些但也不是穷凶恶极饿狼1样,姑娘总是比较矜持些, 尤其初次见面, 不但要吃得慢, 还得多少留点在碗里, 这1次这1位小姑娘也没例外, 不但面没吃完甚至排骨也只吃掉1半, 把碗放下后,掏出绢头擦嘴.

张3说:"吃好啦?"
姑娘答:" 吃勿牢来, 够了, 谢谢侬."
张3拿起自己以放下的筷子, 伸到姑娘碗中,夹起那被姑娘啃了1半的排骨,自己就再次啃了起来.
姑娘:" 侬迭个人哪能迭个样子格啦?"
张3:"上头还有嘎许多肉来, 浪费忒勿伽算."


看官们,有几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