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代读书人(知识分子)的较差出路有哪些:办私塾,学中医,代书信,鬼算命。
文章来源: 华府采菊人2021-07-11 14:46:51

先定义什么叫读书人。

不管读了多少年, 参加过科举考试的, 有没有过功名不论,参加过考试但没过院试的, 就是说连个秀才功名也没有的俗称“童生”的那号货色, 好歹也算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吧, 虽然官方不承认, 官方的标准得有“秀才”学位的, 才算是“知识分子”, 所以按民间习俗, 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就算是“读书人”, 也就是知识分子。

读书为什么?考过了院试, 就有了秀才学位, 目的自然就是再进一步考“乡试”, 省里组织的考试, 考取则获“举人”学位,有了这个学位, 就有资格被安排做些小干部了, 如果不想再进一步考试的话。

考取了“举人”, 没有意外, 就该积极准备参加国家级考试“会试”,考取了就有“进士学位”啦, 全国统一分配去做官(大概算是中级官员吧)。

一步一个脚印地考上去的人, 自然前途远大, 可每一步都一定会有摔一跟斗考不及格的呀,举人还有可能被分配去做一个候补官员, 可连个举人都考不上的呢?甚至秀才学位都没拿到的, 也有人不再继续参加科考的了, 这些人干嘛去了呢?

有些家里有钱的, 考不取公名咱有钱过逍遥日子, 不在话下。

家有薄田几亩, 本人身体不错, 又没有那么地看不起劳动人民,国人自有话说, 那就耕读“传家”吧, 白天地里去劳动, 回家就采取home school教孩子, 每日对孩子谆谆教导:“希望寄托再你们身上”!

书读得不错, 不过家里没什么土地,耕读传家办不到, 也许体力还不够真的种田来养家活口, 那就开班授课做孩子王,有钱人是不会雇佣没有功名的“准读书人”为西席的,怎么的也得是个举人吧。

办个私塾收些小猴子, 月月家长缴些束脩,先生也许好不到哪儿去, 好歹也能一家人饿不死。

还有一条被认为不错的路, 那就得是有悟性的人才能走的, 那就是学中医,除了悟性, 还得能找到好老师教才行。

如果私塾先生或中医都做不成呢,还有两条路, 都得拉下点脸皮的人, 才有可能去做。

到大街摆个代人写信的摊, 胡乱收几个小钱养家糊口。

若为人机灵能言善道会察言观色的,干嘛? 算命!支根幌子上书“铁口神算”靠肩上,另一手套一个金属环, 一走一摇,或坐摊或走街串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