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难为(8)体育老师教的数学
文章来源: 水宁2013-06-28 20:31:00

林下班回到家,憋不住地笑着告诉静,Danny的体育老师数学一定很差。林说,今天收到体育老师的邮件,学期开始要求孩子们作的运动时间记录将于3013XX日到期。静淡淡地说,笔误而已。林这才将包袱抖出来:老师随后又补了一个邮件,说不好意思把日期多写了100……

中国人嘲笑某人数学不好的时候,会说是“体育老师教的数学”,看来所言不虚。静随即联想到,说不定Danny的数学就是体育老师教出来的。

说来Danny也非等闲人物。三年级的时候以Top 百分之一的水平进入天才班,六年级在整个学区的数学竞赛中取得第三名,捧着奖杯的照片荣登本地报纸(末版)。不过静难以为这样的成绩感到欣慰。在她看来,Danny的数学状况就像沙地掩盖的地下迷宫,塌陷只是时间问题。事实证明,静的担心并非多余。

Danny聪明,有极强的领悟能力和模仿能力。三年级的时候,面对毫无机关的数学问题,Danny驾轻就熟地走着模仿套用的路子。他不费力气地享受着因为反应迅速带来的赞誉,轻松地完成那些只需要写出答案的作业,轻而易举取得好的成绩。如此这般,努力搞懂所学内容不过是没事找事,似乎他已经找到了一条少付出多收获的捷径。

静在这种情况下走马上任数学家教,亲身经历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体制的激烈碰撞。

静接手的时候,Danny刚学完乘除法。静发现Danny非但不清楚乘除法的含义,对于解题过程、步骤、单位、解答应用题等等,也几乎一无所知。静在惊诧的同时,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想到自己多年来所受的备受诟病的应试教育,居然能在美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展风采,不免跃跃欲试。不久以后,静就要责备自己的想当然了。

静找来课外资料,又从Danny闲极无聊的课余时间中要求了一个小时,然后摩拳擦掌开始上阵。不出一个月,静就证明了自己绝不是一个nice的美式老师,而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中式家长。同时静对于美式儿童对于中式教育的强烈反感和激烈抵抗也始料不及,当然更令她大为光火的是Danny那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学程度。

静的努力是阶段性的,像一波一波的海浪,在积聚了足够的力量之后呼啸而来,结果只是无力地扑上沙滩,阑珊而退。Danny应声而下的眼泪和夸张的委屈总能搅动起她身为继母的种种警觉和感叹,让她彷徨纠结,半途而止。直到有一天,Danny将教数学时的她比作Vampire,那是他正在读的一本书,活学活用,沾沾自喜,一时间忘了听众的感受。这个词像如来神掌,将静的豪情一掌拍散。在其后两年的时间里,对于Danny的数学她采取了不闻不问,眼不见心净的态度。

等到Danny初中毕业的时候,数学和他已经形同陌路。这时候的他忘掉了数学曾经给他带来的夸耀,一口咬定他无法学好自己不enjoy的东西。

静踌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在一起议论的时候,常常感慨美国采取的是精英式教育。没有填鸭式的强迫,鞭打式的恐怖,社交能力、运动能力至上,很多人对于学习知识漫不经心。只有那些别具天赋、喜爱钻研的人,毫不吃力地露出头角,享受各样优越的资源,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普罗大众,则快乐而茫然地被这些精英所管理、所引导,虽然满以为踱着自己的方步悠然生活,实则一路跟随精英们的教诲。这幅图画犹如羊群跟随牧人一般自然和谐,无可非议。

就是这底层的庞大人群,月月支付高得离谱的信用卡罚款,那是由精英们为他们量身订做、不易察觉的吞吃条款;面对蜂拥而至的每月只须支付XX元之类的购买广告,他们深信自己的每一个购买行为都捡了便宜;在经济危机前果断地听从劝告高价买房,在快要挺过危机时又被迫搬离。数字对于他们如此高深莫测,他们只能放心地把钱袋交给虎视眈眈的专家们。

静完全无意去评说一个制度的优劣,因为人需要适应社会。如果他甘愿放弃先天的优势,就无权抱怨社会不公。精明的计算,慎重的考虑,难道我们不该努力将这些优势传递给孩子们,作为他们初入社会的祝福吗?静犹疑着,再次向Danny提出为他辅导数学的建议,附上玩电脑游戏的交换条件,让那辆陷入泥泞的车子摇摇晃晃地重新上路。

Danny仍然像在打一份没有报酬的工,而静却察觉到自己几年来的变化。

静从几何开始补习。足足用了五天的时间,才让Danny找到钝角三角形的每一条高,并且知道三角形的面积需要以底和相应的高相乘。静在惊异之余不断提醒自己,人的差异是由环境造成的,不可以自己的长处去比较别人的短处,更不该为此恼怒并贬低对方。她的内心越来越安定,Danny的举动不再能影响到她内心的深处,她坦然地夸奖或批评他,不为自己的举动思前想后。似乎确实像她自己所体会的那样,随着内心的纯净,越来越多的希望、欢喜和爱就生出来,就像阳光自然会带来温暖与生命。

她惊喜地看到自己的耐心和理解如春天的秧苗那样成长,渐渐取代曾经荒草般蔓延的怒气、狭隘和不安。于是在心里说:或许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