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神秘——看电影《两生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文章来源: 点缀2012-03-23 08:11:43

 



命运的神秘
——看电影《两生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因着已经连续就名导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逐一进行了欣赏与探讨,索性再把他的另一部重要影片《两生花》(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也拿出来说说。而且这部影片的主角儿与《蓝白红三部曲》中,《红》的主角儿扮演者是同一个人,即法国影星伊琳娜·雅各布,所以这部影片再被重视就更有理由了。

因为基氏色彩三部曲中最后一部《红》的拍摄时间,晚于《两生花》两年,所以说看了《红》,回头再看《两生花》就自然十分好理解了。两部影片显然在思想脉络上是同出一辙的,都是导演对人生命运的一种深入观察与思考。《红》里面着重讲了爱与背叛,爱的偶然与必然性,以及在时间与空间里它的轮回是那么得似曾相识。

《两生花》则是就人的生老病死,从命运的角度加以演绎阐述。为此,导演设计了一对完全一样的人,即灵魂是一个,身体是两个的一对女孩儿。她们在同一个时间出生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与家庭里,接下来她们各自成长,尽管环境大相径庭,可是她们的天分,才华,甚至容貌与名字都是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一个以歌唱为生,一个放弃了这个打算,因而后来的人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放弃了专业歌唱家生涯的那一个就活了下来,坚持理想的另一个就为此献出了生命。看起来是一种偶然,可是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猝然过世的那一个的姨妈就曾经告诉她,我们家的人都是在健康状态下突然离世的,这里面有你的姥姥和妈妈。不幸的是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的姨妈安然无恙,而听这话的外甥女却为姨妈的话成为了又一个例证,她第一次演出便倒在了舞台上,再也没有起来。从影片开始到第二十六分钟的时候,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生命就没有了。

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位女郎,她们彼此间都强烈地感觉到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一定还有一个人同自己一样。她们也曾经偶然相遇过,遗憾的是却不是双方同时发现了对方,而是分别的发现,先后的发现,等到还在世上的那人,从自己所拍摄的街景中发现了一个像极了自己的那个人时,她已经离她而去了,这让那个还活着的她潸然泪下,心如刀绞般的疼痛。

这种事情听起来很奇妙,就像是一种传奇,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不是比比皆是,可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导演把这种典型的事例拿来,借以表达他对人生的某种领悟与思考。因此,如果说这部影片是一部故事片,还不如说是一部生活或是人生的一种纪实片。导演以散文的笔法,素描了同一个人的两种生存形态。其迥异之处就在于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生长在法国的是一种样子,生长在波兰却又是另一种活法。

法国人的她,自由,奔放,没有压力,生性中活泼浪漫的一面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她没有忧虑,在快乐中生活,套用一句时髦过的话,就是幸福得像朵花儿;而波兰人的她,虽然性格上依然是开朗乐天,也开放,也有爱与被爱,可是她的生活还是会受到人为的,意识形态方面地强烈干扰。

她在路上疾步如飞,全然不顾街上的示威与镇压,可是她还是要被人撞倒。她在歌唱方面的才华虽被认可,也还是要招来嫉妒与不满。她,好像不是为爱才活着,而更多是为着理想与荣誉而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她,压力很大,面对的竞争很残酷。当她快乐时,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考虑别人感受。

可见,两种环境,两种教育,两种思维,这些客观条件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这在我们来说非常好理解,而且也完全不陌生。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毫不陌生。例如,同是炎黄子孙,生活在两岸三地的人,就有明显的不同,如果再生活在欧洲,北美,大洋洲,那又与他们生活在国内的同胞们就更不一样了。

海外华人的子女上了学之后的表现与发展,对于观念传统,思乡情结严重的父母来说,心情一定是沉重的。瓜还是那个瓜,豆还是那个豆,可是种在了海外,离开了祖宗的水土,长出来的果实就不一样了,虽然样子还在,可是内核与味道已经完全不同了。这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另一种印证与显现。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随着空间的距离缩短,信息的即时传递,人们对于这种景象也就越来越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可是,有思想的导演的不同之处就在这里,他们能够对人生的常态加以反思与诠释。《两生花》的导演就是一个这方面的天才。看了他的思考,观众不仅也要向这个神秘的人世发问,如果说生在哪里是一种偶然,那么之后的人生变异,就是一种必然吗?偶然与必然之间又有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或相同,它们之间更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吗?

还有,偶然的成因是什么,就真的仅仅是一种机缘巧合吗?必然的逻辑又是什么?它背后是不是有一种无形的手在推动?显然这些个问号都是编导所思考的,也是这部影片在不断提示,并加以追问的,而看过这部影片后,这些个思考也就变成了观众的思考,观众要在心里不断思索,以求解答这些个神秘的人生问题。

人的一生中确实有许多个问号,这包括我们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从孩提时代开始,逐渐长大成人。可是我们的思想与智慧却不是与身体同步或是同比成熟的。孩提时代的好奇与疑问还会在成人的脑子里反复升腾,当情绪低落,或天空阴霾密布的时候,人们对自身与命运的疑惑就更大,心情因此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艺术的魅力在于将生活的本身典型化,令真实具有可观的欣赏性与感染力。《两生花》的导演便是将影片中的人物与故事在特定的情节中加以展现,令其强烈的戏剧性与可信性也随之而来。虽然上文已经提到,这部片子不是在讲故事,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故事片,而仅仅是把两个不同的人生状态,用最简约的手法法表现出来的纪实片,可是它带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深刻的,因为它把观众的心情与注意力都带入影片中,带到那个人物的生活里。

影星依莲娜·雅各布在这部影片里,扮相俊美朝气。扮演波兰人的她,凸出了在快乐中有着一丝忧伤,还有一些早熟与责任感的特点。演回法国人的时候,就不再有这些忧郁,而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开朗,给人的感觉是自己能给自己作主,有能力做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所以她的欢乐就能感动观众,她的伤楚,她为波兰人的她而哀恸时,也能打动人。

由于她成功塑造了这两个人物,她得到了当年的嘎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桂冠。在这之后,又被十分欣赏她的导演选作了《红》的女主角。能够被大导演选中是莫大的殊荣,绝不亚于荣获任何世界级的电影大奖。所以《蓝》片的女主角,法国著名影星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 ),一旦被这位声名显赫的导演相中,就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一部好莱坞大片,而甘心乐意在《蓝》里当上了一名倍受命运蹂躏的人。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两生花》里,编导为法国人的她,安排的男友是一个儿童读物作家兼木偶剧制作的艺人。这个人物的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他追求她的做法都是很出奇,令人想不到。他为她做的木偶人像,是完全一样的两个,而不是一个。当她问他这是为什么时,他的回答一定隐藏了导演的某种对人生的深刻认知。他说:我操作它(指木偶)时,它们是很容易被弄坏的,所以我都是做两个一样的,以便备用。

人生是一目了然的,却又是异常神秘的。上面的那句话有人解读为是上帝造我们的时候,也是怕我们被弄坏了,而故意多造一个。这种解释有助于明白影片中两生花的由来,应该也是编导所给出的一种终极答案。可是,如果回到上帝的世界,面对他的智慧之时,“又有谁可做他的谋士呢!”使徒保罗对上帝的敬畏之心,也正是我们无法洞察宇宙奥秘的由衷感慨!

因此,影片《两生花》所带来的震撼、新奇与思考,不是寥寥数语可以表达清楚的。它,因人而异,所折射出来的瑰丽之光,也绝不相同,这便是它诞生了二十年,依然还深具魅力,并被人回顾不断的根本原因。问题不是观点与结论,而是产生话题的背后,那里...有一种永远的神秘。



电影《两生花》链接:

http://v.pptv.com/show/6IWhH4ftXZvibfIA.html



                                        

 
                                    大提琴 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