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替代的经典——看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文章来源: 点缀2012-03-08 07:25:06



                   
                                      

不可替代的经典
——看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宛如一部妙不可言的童话故事,女主角是飘然若仙的白衣公主,大而明亮的双眸灵气十足,熠熠生辉。嘴角上的浅浅一笑如花似锦,温馨迷人。再加上她高贵优雅的举止,大方得体的表情,简直就是一个来到人间的小精灵。

 

她,影片中真实的身份,确实也是一位公主,还是皇位第一继承人,她,就是安妮公主。可是对于一个正在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说,她的出访任务也确实太忙碌、太繁重了。这让她很有些不耐烦,甚至有点儿吃不消了。

 

毫无疑问,那些繁复刻板的皇家礼仪与外交需要,那些密集繁琐的活动安排与注意事项,以及还有那些枯燥保守的各项繁文缛节与清规戒律等,都大大地超出了她的兴致所在,也超过了她的这个年龄所能承担得住的极限。

 

实际上,在公主温顺柔和的性格里,还藏有一颗不屈服、不惧怕,甚至是有点儿野性的心。一路上的疲于应对,令她不胜其烦,不堪重负,以至于在罗马的一个夜晚,她终于无法继续忍受,情绪严重失控,精神几近崩溃。

 

她决定进行一次反抗,要向这种木偶般听人摆布的状态说不。这个皇家乖乖女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胆大包天地私自出走了。官邸之外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罗马的名声古迹到底是怎样的精彩?她要身临其中,亲眼目睹。

 

百想不如一做,她勇敢地为自己放了一天假。于是她的这一举动就变成了一道令人意想不到的风景线,她的故事也就成为当时以及后来的佳话传奇,令人感动,被人喜爱,直到如今,历尽沧桑,近五十个春秋而不衰,这就是好莱坞影片《罗马假日》。

 

不可思议的是,她居然成功地溜出了戒备森严的下榻之处,跑到了夜色下的罗马街头,她兴奋得像一只经过拼争而获得自由的小鸟,在夜空下快乐飞翔。可是就在这时,注射在她身上的那只安眠剂发生了作用,她还没来得及享受罗马平民百姓的夜生活,就困顿地睡在了人行道的花坛边沿上。一个仙女一样的小公主,就像是一个街头乞丐,或是一个醉酒的街头女郎,在喧嚣的露天场所不管不顾地沉沉睡去。

 

故事,就这样地开始了。一位高大帅气的男士匆匆路过,发现了熟睡中的公主,他觉得事情有些不妥,本来已经走过去了,他还是折返回来,好奇地打量这位衣着光鲜,却又在室外倒卧而睡的这位俊俏女郎。他鼓起勇气推醒她,问她住在哪里,叫了一辆出租车,要把她送回家。

 

可是她说出一个地名后又睡了过去,那个地名对出租车司机来说毫无意义。经过好一阵折腾与心里斗争,这位英俊男士不得不把她带回自己的公寓旅馆,权当救人与危难之中,让这位素不相识的女郎得以没有危险的安顿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女郎还在熟睡,男士出门去上班,赫然发现当日报纸头版上的大幅人物照片,竟然是自己昨夜从街头捡回来的女郎,至此这位男士才知道此刻正在自己房间里熟睡的那个人,就是近日轰动欧洲政界与新闻界的安妮公主。

 

报纸上说安妮公主抱恙,因此取消了今天原定的一切访问活动,显然对于公主的不知去向,公主所在国驻罗马的大使馆已经乱了套,他们只好采取这种方式与理由,来掩盖他们也不知道公主所踪的可怕真相。

 

这位男士原来是美国新闻社的一名小记者,出于职业本能,他知道这是一件石破惊天的大事情,如果他能为此写出相关的报道,那么他可以名利双收,既赚银子,又可扬名立万。于是他按耐住心中的激动,急忙联络他的好友,一位美国摄影记者前来配合。很显然,如果能有照片,他的报道就会更有价值。

 

同时这位小记者还赶忙四处向人借钱,以便做招待公主之用。他似乎不应该这么潦倒,或许是跟头一个晚上他打牌把钱都输光了有关系。眼下,他囊中羞涩,非常困难。已经两个月没有交房租了,房东坚决拒绝了他的愿望。还是因为共同利益的驱使,最终借钱给他一解燃眉之急的是摄影记者。

 

接下来观众看到的是,安妮公主在罗马街头,像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少女,享受冰淇淋带来的快乐与消遣。之后公主又走进理发店剪短了自己的秀发,变得更加清纯阳光,充满活力,连理发师都为她的美丽与气质所吸引,语无伦次地邀请她晚上去河边的露天舞场跳舞。

 

当然理发师的热情与能力,同身为记者、又知道事情真相的这位英俊男士的能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经过精心安排,该记者在他的摄影师朋友帮助下,让公主在罗马城快乐无比地玩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扮作“灰姑娘”的公主才不得不离开“王子”,结束了一天无拘无束地狂欢。

 

影片的真正看点是在影片接近尾声的部分,即由公主与英俊记者分手的时候开始,到影片的结束。在一小时五十八分钟的片长里,这一段的剧情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分钟,却是集合了全片最感人最有深度的情节,令观众同剧中人一起感慨,一同黯然神伤。影片的感人之处由此上升到极致,也最终成就这部影片以动人的经典水准,留名影史。 

 

同灰姑娘与水晶鞋的故事正好相反,影片中的故事是真正的公主到了民间,被好心的记者相遇搭救,产生了情愫。可是,爱意刚刚萌芽,就被无情地掐断了。身为王室公主与王位继承人,本来就是身不由己的,又怎么能与身为普通百姓的陌生男子相恋相爱呢!

 

所以,这段邂逅就是一个美丽的梦,梦醒了,就什么都没有,都不存在了,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在两个人的心里留下的情愫与美好还是真实的,特别是那份淡淡的伤楚还是清晰可见,真诚无伪的。

 

不过,公主回到下榻的官邸后,却变得坚强了起来,好像这次任性地出走,令她一夜长大,迅速懂事,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不再厌恶出访的使命与担子,而且愿意把它勇敢地肩负起来。她进入了角色,成为了一个成熟沉稳的皇家使者。

 

这个场面颇为扬眉吐气:她身着黑色睡袍,居高临下,面无表情地挺立在大使和公爵夫妇这三个人的面前,面对着他们急于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急迫逼问,她神色严肃地告诉他们:她已经懂事了,以后就不需要他们再为自己操心什么了。

 

她说,要不是认识到了自己为国家,为家族担负的责任,今夜她就不回来了,或者还要再出走一次。她的回答,正确地说是通牒,言辞凿凿,掷地有声。令这些监护人一样的皇家显贵们惊讶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再也不敢喋喋不休地数落非难她了。而且,说完这些话,她威严地告诉他们可以退下去了,根本不给他们还嘴的机会。 

 

当公爵夫人又要像往常那样让她睡前喝牛奶吃苏打饼干时,这次被她断然拒绝了。现在轮到公爵夫人对公主充满了敬畏,自讨无趣的她只得怏怏地行屈膝礼告退。可见一次尽情地放飞归来,一下子就令公主有智慧、有能力,成功理顺了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从此以后的公主,不再是一个被人呼来喝去的摆设了。

 

影片的开始与结尾竟是如此强烈映照对比的两种景况。这种巨大改变的直接原因是公主做了一次反抗,她毅然冲到民间,有生以来第一次同黎民百姓没有距离的相处。普通人的生活令她欢乐,普通人的善良令她感动,普通人的魅力令她流连。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难得经历,他认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开始为她的使命着想,能够衷心希望她的国家与人民在和平幸福中享受生活。就像她一定会祝福这位帮助过她的男士一样,她会更加热爱天下苍生与她的百姓。

 

影片的最后结尾是公主回去后的第二天举行记者会。她看见了人群中的英俊男士可是却装作不认识。虽是惊鸿一瞥,但是她的眼神,她的表情,却将那份既惊喜欢愉又哀婉不舍之情表露无遗。观之,凄凄然令人心碎。

 

记者会结束了,她该退下去了,可是她却提出要跟与会记者一一握手致谢。她的心意,那位男士懂得,观众也懂得。谁说王公贵胄无情义!安妮公主就柔肠百转,希望再一次与那位为之动情之人直面近距离告别。

 

终于轮到英俊的记者向她自我介绍并与她握手。她停留在他的面前,深情地打量着他,这个时间,不比停留在其他记者面前的时间长,可是她的目光,分明是坚定无疑地告诉他,她不会忘记他,她感谢并会记住他为她做出的一切。

 

这绝对是一对恋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庭广众之前的激情拥别。她的公主身份,不能允许她倾情而为,而只能让她含而不露,点到为止。这个场面成为有情人不能遂了心愿,却又无法表白的一种依依惜别的绝响。

 

这部取名为《罗马假日》的影片,是好莱坞最动人的爱情喜剧片《一夜风流》,享誉影坛整整二十年之后才诞生的。虽然它没有像《一夜风流》那样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大满贯的莫大荣耀,可是它的知名度却是远远地大于《一夜风流》。究其原因,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与女主角的扮演者、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的太耀眼,太给力的演技有关。

 

当时还是影坛新人的这位大影星,她清新的形象,质朴的表情,亲切的笑容,靓丽的气质,更重要的是还有她精准的演技,令她把剧中的公主演得真实可信,楚楚动人。所以这个角色令她旗开得胜,一炮而红,不仅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还从此开始了她一生辉煌的从影经历,书写了她在电影史上的传奇一生。

 

男主角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好莱坞美男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他相貌英俊,身材挺拔,关键是他的扮相又是相当的正面大气,是一个谦谦君子一样的好男人。在这部影片里,他的演出不温不火,非常到位,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公主这个角色,尽显了她冰清玉洁、高雅尊贵的一面。想象不出还有哪位男星与公主这个剧中人配戏能有更好的效果。

 

不过,也有人说,这部影片是《一夜风流》的翻版,在艺术上与《一夜风流》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其实,看上去故事的框架有所雷同,都是富家女与穷记者邂逅,并产生感情。可是在这个表象下,又有极大的不同。《一夜风流》就是一部爱情片,虽然加上了喜剧元素,可是最终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情节相对单一,没有更多的社会与政治背景。

 

而这部影片却不同,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皇家公主,王位继承人,由于那颗少年的心不甘被刻板生活所束缚,毅然出轨一次,目的是要去看一看真实的民间生活。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与一俊男相遇,恰好他又是一名记者,在好莱坞编剧的笔下,记者都是很潦倒的,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因此令这部影片看上去与《一夜风流》有不少的相同之处,于是有人就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一个翻版。

 

其实这部作品并不是一个翻版,它与《一夜风流》有本质上的不同。两者之间并没有可比性。因为这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影片,而更像是一部具有严肃意义的人物传记片,其中折射出来的理念,远远大于这个题材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新奇与新颖的成分。

 

欧洲的君主立宪制,是新时代世界政体的一种变异。皇权与工业社会,与民主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政体令时空在交错中变幻,岁月在沧桑中显现,古老在现实中重叠。这种光怪陆离不是很多人能够明白的。

 

这部电影把欧洲皇室的神秘用艺术的手段加以诠释,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安妮公主的角色形象拉近了普罗大众与皇室的距离,令人们看到皇室人员也有七情六欲,也与普通人无异。可是由于他们肩负的责任,他们往往没有正常人的童年以及随之而来的正常人的生活。

 

任何事情如果与皇权和皇家发生联系,都会与芸芸众生所遇到的事情大不一样。安妮公主的喜乐哀怨,是常人所不知,更不理解,也无法理解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影片所涉及的内容比《一夜风流》更厚重, 它承载的社会含义更深刻,也更广泛。

 

这部影片就让人们看到,爱情一旦暴露在权力,尤其是皇权面前就显得太苍白,太无足轻重了。在常人眼里,皇室是权威与财富的象征,身为皇室人员一定是非常幸福,甚至没有一点儿烦恼。可是安妮公主的生活,让人们看见事实并非如此。

 

普通人可以为爱情而活着,而皇室里的人,特别是皇位继承人却要为政体延续的使命而活着。普通人的活着就是生命本身的表现,而皇室成员的活着除了生命的本身,又多了一层无法推卸的使命与责任。

 

因此在公主与记者的见面会上,这位英俊的记者向公主的提问,却是一个语带双关的陈述句:我为我自己的报社说,殿下的判断力是毋容置疑的。安妮公主听后,一脸欣喜地回答道:我很高兴听到你能这么说。 

 

两个人的你来我往,推心置腹,其话外之音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在皇权面前,两个人都服从了大局,放弃了心中的企盼,但难舍的情愫还是不依不饶,依然可见。

 

公主在王公贵族们的簇拥下消失在屏幛的后面,与会的记者们也都离去了,只有英俊的记者独自留在原先站立的地方,眼望着公主刚刚坐过的那把高高的椅子,双眼噙满了泪水。他不得不离开了,那种依依不舍,恋恋惜别之情,是一种永远别离的肝肠寸断。

 

当他缓缓地走到出口,回头再望一眼已经空旷无人的接见大厅,他看到了什么呢?一定是那个美丽的梦境。他与公主相处的一天一夜,就像是一场温馨美好的梦。

 

此时梦醒了,公主走了,他的魂儿似乎也随公主而去了。然而他的人生还是要继续,因此望断这个美丽的奇遇吧,他不应该,也不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这段感情会成为他人生的鼓舞与精神财富。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享有极大的知名度,还应该是因为它的故事太典型,太生动,太有感染力的缘故。身为皇室公主的女主人公的处境太令人同情,同时她的深明大义与责任感也令人尊敬。为了国家与家族的利益,她甘愿牺牲自己的感情追求。

 

男主人公的相貌与人品都令她心仪,但是这不足以让她能够放弃责任而拥有这份感情。所以,两个人在汽车里拥别之时,晶莹的泪珠由她的眼里大滴的流出,淌过脸颊,代替无言的伤楚。之后,她拉开车门后,头也没回就跑着离开了。这一幕与最后记者会上的那一幕,都同样令人不胜唏嘘。这样的感人情节,也是喜剧片《一夜风流》所没有,也无法比拟的。

 

由此而言,影片《罗马假日》,以其灵秀清新的故事,厚重深刻的情节,表现了人生中还有一种不被人知的美好,当然也是一种不能抗拒的无奈。人生下来就有男女之别,更有家庭阶级的属性。这些与生俱来的特征是不能改变,难以逾越的。

 

人的生命就是在这种早已设定的范围里,享受生活的愉悦与幸福。人的感情也只能在这个命定的范围里获取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舍此就是不切实际,不负责任的想入非非,就会带来无尽的忧烦与痛苦。

 

所幸的是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为我们树立了两个非常好的榜样。做人就是要向公主那样冷静,智慧,有责任感。虽然心里不甘,但最终还会以大局为重,为使命与社稷着想,令人皆大欢喜。同时还要褒奖这位英俊记者,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正直真诚,与人为善的人。

 

他喜欢上了公主,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地位,而是因为她的气质与魅力,还有她的善良与诚挚。可是他始终又是清醒的,并没有放纵自己,只是把对公主的好感藏在心里,绝不做非分之想,强公主所难。这是一个可以信赖,又非常大度大气的男人。

 

影片《罗马假日》以无与伦比的艺术张力讲述的这个故事,堪称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经典,同时也为人们树立了两个真实可信的楷模。这就是经典的价值,这个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价值的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比四十大盗藏的宝藏还高出数十倍,数百倍。这便是《罗马假日》这部影片所带给人们的一种收获与启迪。

 

如果一定要作一个类比的话,《一夜风流》就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一首婉转的奏鸣曲,抒发着至善至美,在夏日的清晨,在金色的旭日阳光中流淌;而《罗马假日》则是一篇动人的诗文,一曲旋律别致的交响乐章,虽然它仍有快乐柔美的段落,但是它的主调却是一种不容回避地凄美与哀婉。

 

它揭示的爱与人性,就像一杯浓烈的黑啤酒,在香醇中有一丝苦涩,但喝下去之后却令人品之如饴,振奋欣喜,余味不绝。《罗马假日》,正是如此,它是一份爱与责任的礼赞,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它光华四射,美不胜收,不可替代。

 

 

电影《罗马假日》相关链接:

http://v.pptv.com/show/o2YicvZzAPnzgXsY.html

http://tv.sohu.com/20090202/n262012902.shtml

 

                                     



《罗马假日》主题曲 难以忘情 Am I That Easy to Forget 演唱 Jim Ree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