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再现 精华不断 ——看《中国好声音》第十二期
文章来源: 点缀2012-09-29 08:53:16







精彩再现  精华不断
——看《中国好声音》第十二期

 

 

如果用回肠荡气与扣人心弦这样的词汇来表达《中国好声音》第十二期的精彩之极,一点也不过分。图像已经放完,我还怔怔地坐在屏幕前回想着那些动人的场面,我的心依然沸腾不止,无法平静。这是《中国好声音》进入四选一以后的第二场比赛,比起上一场刘欢组的全部三轮和哈林组第一轮的比赛还激烈,还刺激,还余音绕梁,欲罢不能。貌似比较弱的小二班、那英团队,带给了观众一个大大的惊喜,清一色的四位男学员,一个比一个优秀,虎虎有生气,令人耳目一新,惊讶不已。

 

这一期先播出的是哈林组的第二轮和第三轮比赛实况,当实力不相伯仲之时,比赛就是难分胜负的较量。那种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比赛简直令观众,也令导师抓狂。王韵壹的爵士风演唱是《中国好声音》里的一帜独树,再加上她的歌喉,她的演绎,她的感情表达又都是无可挑剔地好,所以在她与金池之间用哪个更好来做抉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做为比赛的规则,却一定要舍去一个,所以导师哈林也泪奔了,而且最让他后悔莫及的是,如果事先在给两位学员打分时,他能慷慨地多给金池一分,金池就不会被挡在第三轮之前。

 

那英毫不讳言她可以当众流泪,因为她是女性,言外之意女性有权利可以有更多的感性与软弱。他最中意的张赫宣被媒体评委无情地抛弃了,她难受之极。多亮也被媒体评委淘汰了,那英拥抱多亮情不自禁地哭着说:没有留住你。其情其景令人动容。在已经毫无回旋余地的情况下,那英当着胜者张的面,还毫不顾忌地直言她非常喜欢多亮的声音,这也是那英的性格,坦坦荡荡,磊落直白,令人不能不对她刮目相看,心生敬意。

 

是个人才,声音高得令人难以置信,飘得又是难以形容得漂亮。他在第二轮唱的那首A Change Is Gonna Come”,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哈林都说比原唱麦克·杰克逊要好很多。可是他的弱点也是相当的突出,正如刘欢和哈林等评委所指出的,他的表演多于演唱,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喧宾夺主。但是他能够进入第三轮也是了不起的成绩,就像他的赛后感言所表露的,他很满足,因为他又多唱了一首歌。这是个很率真的人,如果有名师指点,日后他一定会是歌坛的重量级人物。

 

其实四位学员都是那英的心头肉,动哪一个都让她受不了。不过再残酷,最后还是会给她留下一个心爱的学员。获得四进一殊荣的梁博,也是她不能割舍的爱徒。不是那英自夸,梁博首次在好声音中亮相时,盲听中的四位评委只有那英为她转身,没想到这个梁博还真是一匹黑马,没有辜负那英的青睐。也说明那英并不是浪得虚名,她的专业敏感使她成为一个伯乐。所以那英并不是全然的悲伤,在结果中她还是得到了相当的安慰。心直口快的那英是评委中的唯一的一位女性,但却不是装饰,而是一个很大的亮点,是《中国好声音》里的一道难得的风景线。

 

金池的出局令许多人惋惜,在《中国好声音》里,金池的声音与唱功都是首屈一指的,可是却被媒体评委挡住了,在第二轮就被淘汰,令人难以接受。不过即使她进入了第三轮,在吴莫愁不可阻挡的青春气息面前,她是不是也要止步呢?在王韵壹和金池之间,导师哈林选择了金池,可是有吴莫愁在侧,哈林还会选择金池吗?以金池的歌喉与能力本应该早在歌坛出头了,然而岁月无情,都三十四岁了,还没有被认可,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地方是阴错阳差了,也许正是人们的偏见谋杀了金池的才华,这次至少在媒体评委面前,她又吃亏了。

 

张赫宣过早地出局也令人大感意外,从现在三个组已经决出的第一名来看,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青春靓丽的型男美女占便宜。戴着一幅厚重眼镜的张赫宣虽然只有二十七岁,可是看上去还是缺少那份该有的阳光之气,可能这是他不讨好媒体评委的主要原因了。如果他能进入第二轮,再唱一首歌,一定会让人有更深刻的印象。可惜了他的一身声乐才华。

 

其实在这样高水平的比赛中,能进入十六强就很不错了,如果再进到四强,那就是真的有了可以出专辑的实力了。不难理解,最后能够被时间记住的,一定不仅仅是在四进一中胜出的四个学员,肯定还会有在十六强中有突出表现的学员,更会有在四进一中所有被淘汰的学员。《中国好声音》的价值与荣誉是与这些人无法分开的。会有作为的人,不一定就是取得第一的学员,真正的实力不是偶然的瞬间所能定格的,名次无法说明与代替一切。

 

《中国好声音》最令人称道的看点就是评委,三男一女评委代表了海峡两岸著名歌手的造诣与人气。可是自从进入四进一决赛后,这四位导师的评委权力就被消弱,并被转移到媒体评委手上,以至于导师评委都要眼巴巴地看着媒体评委的脸色,希望他们能够网开一面,为好声音护航。看着那英,哈林,刘欢在媒体面前那些无奈的眼神与表情,就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惜才、爱才之情。好声音难得,随意的一个决定,就能影响甚至扼杀掉一个好声音,因此媒体评委的动向怎能不让导师评委们捏把汗呢! 

 

媒体代表充当观众评委,并有一定的生杀大权,相信这是这台节目的要求,但是,是不是可以变通一下呢?比方说为什么一定要找九十九家媒体的代表做评委?为什么不是十家媒体?为什么不可以把他们的参与过程聚焦在镜头前,以便能让观众对他们有清楚地看见与了解?为什么在他们投票前对被投票者的表现不能有一个简单的评述,陈述一下他们投票的理由?也好让在场的人都受到一些启发与提升。这些个为什么的存在,说明主办方在打出媒体评委这张牌时,缺乏周到的考量与安排,还存在许多明显的缺憾与强差人意之处。

 

所以网上就有人说,与其找九十九家媒体,不如找十个音乐人。相信音乐人的参与会更有针对性与权威性,也会更有助于弥补四位导师评委的不足或遗漏。而且十这个数字,更便于意见的发表与切磋,有助于取得一个公正的评判。迄今为止,至少在主要网站上没有看到对媒体评委有表示好感的留言,相反倒是有许多人表示了对这个怪胎的不满与不屑,更有人说金池被淘汰就是媒体评委的直接责任。媒体评委实际上成了这台节目不完善之处的替罪者,成了观众的出气筒,归根结底还是策划不周全,责任在主办方身上。

 

《中国好声音》为这个夏天带来了许多激动与泪水,也带来了很多话题与观点。但是不管怎样,好声音四位导师的风采已经深植于观众的心里,四位导师各自名下的十六位学员也被人们记住了。《中国好声音》以丰硕的成果与独具的特色,流光溢彩、精华四射,开创了电视选秀节目的新气象。     

 

 

 

《中国好声音第》十二期链接: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5Gr-mprQj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