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储会加息本身不是问题所在,而是暧昧的态度才是造成市场的动荡和美元上涨的主因。
文章来源: 雅歌12016-01-28 06:08:49

联储会加息本身不是问题所在,而是暧昧的态度才是造成市场的动荡和美元上涨的主因。

昨天联储会公布不加息后,股市下跌,联储会的决定声明其实还是温和,与过去一样没什么差别。可是市场期待更多,这种“与过去一样”,很官方,很官僚的声明不足平息市场和投资人对联储会今年是否还是维持加息4次不变,3月份是否第二次加息的疑虑。从2016年初以来股市大盘已经跌了10%,除了非农就业率的数据尚为不错,其它的经济数据有恶化的倾向,显示美国的经济成长趋缓。所以最近几天,市场已经将期待联储会今年加息的次数降为一次,最多两次(与俺去年12月份预估的数字相同),而且最快在6月或7月分。所以声明一出来,市场开始因失望而下跌。以下套用CNBC。COM的一句话可以总括。

“The central bank did not, however, specifically state it would defer rate hikes, unsettling some investors. The Fed has forecast four rate increases this year while the market expects but one. ”(http://www.cnbc.com/2016/01/28/street-looks-to-big-earnings-day.html)

联储会从2014年就搞这种模糊操作,没有新意,令人厌烦。这期间造成美元过度强势,单单去年(2015)一整年美元对所有的货币都涨了不少。根据新浪新闻,摘录如下:

“在本月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均有对新兴市场面临的资金逃离风险以及货币贬值压力提出过预警,认为大宗商品与能源价 格走低一来减少相关出口国的收入,二来尽管会有助于支持进口国的消费,但也会相应抑制大宗商品与能源项目的投资,进而削弱其积极效应。

  数 据显示,从去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到今年1月26日,俄罗斯卢布、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和阿根廷比索对美元汇率累计下跌9.13%、 7.66%、7.07%、4.29%和3.69%。这些国家多是属于大宗商品出口国,或与美国保持紧密的贸易往来,如美国是墨西哥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分 别是巴西、阿根廷和南非的第二大、第三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亚洲货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相对较小,部分国家货币甚至相对美元有小幅升 值。数据显示,韩元、印度卢比和菲律宾比索的同期贬值幅度达到了2.09%、2.01%和1.25%,但印尼卢比、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泰国泰铢小幅升值约 0.76%、0.54%和0.48%。中东欧新兴经济体货币走势相对平稳,匈牙利福林对美元汇率甚至同期上升1.95%。

  若放宽观察区 间,绝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如在去年全年,阿根廷比索、巴西雷亚尔、南非兰特和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累计下跌34.54%、 32.94%、25.20%和20.30,印尼卢比、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泰铢也纷纷贬值8%甚至是10%以上,中欧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力度也较大。”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marketresearch/2016-01-28/doc-ifxnzanh0175846.shtml

单单说2015年联储会不过加息0.25%,可是美元平均涨了近9%。这合理吗?而且美国政府长期债卷利息一度涨了0.5%,10年债卷利息一度高达2.45%,2015年最低是1.8%附近。

所以美国的出口也失去竞争力,比如波音飞机公司去年的销售量下跌了近一半,欧洲的空中巴士的销售量增加。不但如此,因美元强势,进口货如钢铁成品也造成美国的钢铁业陷入困境。还有美国的所有国际大公司海外盈利以美元计减少了非常多。

除此之外,利息因为长期期待升息,提早攀升,压制房贷和购房,压制公司借贷增加投资。在可能升息xx%的氛围下,许多公司不愿增加投资,因为利息是成本的一部分,不知道 xx%是多少,商人很难做决定。联储会即使把利息增加到2.5%都不是问题,许多行业都可以适应。问题是不确定性才是阻碍商业投资的原因。联储会的官员喜欢玩这种猜谜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看股市随着他们的发言上下起伏,感觉很有成就。当然,请他们演讲和采访的人就多了。这多少增加了以后的出路和身价。

========================================

原油因为2天前传出OPEC与Non OPEC(其实就是单指俄罗斯)国家要对话,商讨原油价格而继续涨。两天前,俺已经说这传闻很难实现,也许只是一个姿态,只是“靠讲话和拖延”来挺高油价的策略。估计不会有实际的行动。这个对话和商讨可以托上一两周,只要商讨双方不宣布失败,只要继续商讨,估计多少会对油价有支撑。这是很高明的策略。去年12月份OPEC 开会时就很愚蠢,本来开会前后都可以借机以模糊决论挺高油价而不需减产。可是偏偏就有人很白痴把OPEC产油额度上调1M桶至实际的数字31.5M桶;过去40年来,OPEC国家的额度上限从来没有被其成员国遵守过,总是超额。所以这OPEC油总额已上提,市场就认为实际的产油量又要增加了。

俺认为OPEC与Non OPEC不会达到减产的原因有:

1。如果Non OPEC只是俄罗斯,不包含美国和加拿大,减产把油价提高后,很快这减产的份额就会被美国岩页油业者填补。传统油井要寻找和开发不容易,岩页油没这问题。而且若是这么做,过去一整年,沙特等希望借低油价来逼美国岩页油减产等于功亏一篑。目前美国的岩页油业宣布破产的还只是很少数。若是俄罗斯减产,等于让利给美国和加拿大的产油商。

2。沙特与伊朗的矛盾很难化解。首先伊朗是不会减产的,伊朗认为伊朗的产量份额必须回到国际实施贸易制裁前的4.5M桶之后,才会谈伊朗的减产份额。 这相当于伊朗目前的产量需要再增加1.2M桶才会达到4.5M桶日产量。这么一来沙特的减产,等于让利给伊朗。目前沙特皇朝最大的敌人不是以色列,而是伊朗。是宗教派系的生死战争。以色列不可能占领麦加,而伊朗的什叶派如果影响扩大,可能导致沙特皇朝的崩溃。所以沙特需要减产至少1.2M才可以抵消伊朗的增产。

3。美加的产油商不可能联合商议减产事项,这是违法的,政府能源部可以重罚。自由市场的本质是自由竞争,联合议价,设定产油商的配额都是违反自由市场的基本原则。况且美国有上千个产油商,根本无法强迫个别产油商不超产和增产。

所以俺强烈认为这不过是Talked up crude price, 很难实现。当然如果花费口水,能够让原油价格稍微有支撑,稍微上涨一些,这是值得的。但是市场投资人和炒家也不愚蠢,不会等太久。所以俺估计下周原油会因还没结果而开始回跌,回到30-31元。

当然,万一达到减产协议,原油一定会暴涨,至少2-3天内到45元。然而这个概率很小。

==============================

最新天气预报从昨天的转向恢复正常和利空。昨天与今天的预报图比较。

 

8-14days fore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