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夜话说冰棍儿(棒冰)----以冷治冷
文章来源: spot3212018-03-22 16:38:09

前年夏天送儿子去实习,他的一朝一夕都让我们牵挂。其中让我们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那里的冬季比中西部要漫长、残酷的多。每当冷空气从寒冷的北极上空途径加拿大或南下或东进美国大陆时,东部的城市往往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动不动十几英寸甚至是几十英寸的降雪是那些沿海地区冬季的家常便饭。我们很是担心儿子,担心他如何在冬季大雪中按时上班?担心他如何应对在大雪封门且又不能像一般公司职员那样请假在家的情况下做到安全出行?因为,他曾经有过雪天开车把车陷进深雪不能自拔的经历。总之,我们觉得他对那个地区的天气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认识,他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恶略的气候搞得焦头烂额。后来,我们在同学家做客的闲谈中聊起了天气,被告知他们那里三月开春以后下雪的几率仍然很高,而且雪量很可能比冬季还更多更猛,当时就惊讶得目瞪口呆。

事实证明,儿子那边的冬天确实比我们这里难熬。但和以往比较这两年就算不错,没有发生接二连三暴雪成灾的情况。

今年,新年刚过没多久,Nor’easter 暴风雪就接二连三的对东部沿海地区发起了猛攻。暴雪横扫之处机场关闭、交通阻塞、民居断电断水、公司关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去了很大的影响。那些日子,我们每天早上一睁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儿子那里的天气预报,之后还要情不自禁的发出几条短信,千篇一律都是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开车或最好不要开车的言辞。

心系着远方的儿子,眼瞅着院子里老树的枝头一点点变绿抽芽,直看到花骨朵变得越来越大,知道春天就在眼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第四次东北寒流迅猛袭来之时,我们竟然在一夜之间和儿子同时感受到了“漫天大雪,一片苍白。”的景象。

早晨一开门,几寸厚的积雪早已覆盖了一切。于是,趁着雪还是新鲜松软的时候赶紧清理车道就成了当天的首要任务。很不乐见有的邻人从不清理车道的做法,看着他们就那样把车从车库开出开进的直到把车道上的积雪压成了坚硬的雪板,人走在上面都要小心翼翼的样子的同时却又感觉自己是否活得太不潇洒。没办法,一个人一个活法,喜欢受累的人就是比不喜欢受累的人活得累多了。

晚上吃完饭,先生忍不住肚里的馋虫作怪,拉开冰箱拿出几块MOCHI----一种用糯米面包裹着的冰激凌来吃。

这个人就是那么的缺乏自制力。前几天天气转热打了五个多小时的球回家想吃凉的情有可原。现在外面零下几度,满目银装素裹,屋里也就二十三、四度,你坐沙发上看电视腿上还搭着薄薄的棉线毯子,那你还吃冰激凌干什么?你肯定会感觉从里到外透心的凉。一边怕寒冷,一边又往肚子里装冷食,真是个十足的矛盾体。

话说回来,看到那些小巧漂亮的冰激凌,不由得就生出许多联想。

小时候,每到夏天,大街上就会出现许多卖冰棍儿的小推车,车上面都无一例外的覆盖着厚厚的棉被,那是为了防晒降温用的。

那时的冰棍儿和现在比就跟不要钱一样。当然,那时的工资和现在比连个零头都算不上。水果的是三分钱一根儿,奶油的是五分钱一根儿。家里孩子少的夏天可以多吃几根儿,家里孩子多的,几个人分一根儿也是常有的事。为什么要叫“冰棍儿”?因为它们长得就是棍子的模样。

类似这样子的冰棍儿

记得很小的时候吃过细棍子样的“冰棍儿”,长长的一根圆柱型冰激凌插在一根细长的木签子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唆落不了几口就只剩棍儿了。再后来就变成了长方形。劝业场康乐冷饮店生产的红小豆冰棍儿是最最有名的,冰激凌里掺入了煮熟了的红豆,咬一口凉凉的、糯糯的、甜甜的、满嘴都是奶香。

记得那时的北京有一种红果冰棍儿,三分钱一根儿,酸甜爽口不油腻,一次吃几支都不嫌多。现在,天津也生产红果冰棍了,只是再也没有几分钱一支的价了。父母楼下不远就有小超市,夏天回去,如果看见人家冰柜里有红果冰棍儿,我一定会买几支回家。有一次回国,觉得天热,就天天吃冰棍儿,还动员老爸一起吃,把人家超市的红果冰棍儿都给买脱销了。没办法,太好吃了所以止不住。

后来,就出现了雪人雪糕,那是冰棍儿涨价的一个明显标志。刚开始买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它比其它品种的冰棍儿都要贵不少,另外,它在炎热夏季人们真正感觉口渴的时候并不能像水果冰棍儿那样解渴。渐渐地,随着物价在无形中的慢慢上涨它还是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

以后到了美国。头一回进超市立刻就被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冰激凌给震惊了。说“震惊”一点也不是夸大其词。因为当时的整个天津市也就只有北冰洋一个牌子的冰激凌,口味也只有香草和巧克力的,冰棍儿更是多年如一日就那几种。反过来看这里,一个超市就有这么多品牌多如牛毛、色彩五颜六色,口味应有尽有的冷食,感觉真是太幸福了。虽然当时的我们并没有闲钱去买五光十色的冷饮,但总想着有一天我们可能也会像美国人一样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了。

这么些年过去了,走过的地方没有多少,吃过的冰棍儿也大都是从各大中、美、韩、越超市里买的,吃过就忘,没有印象。

今年冬天,和儿子他们一起去了迈阿密,全程都是儿子女朋友安排的,因为她对迈阿密很熟悉。去了迈阿密才知道,原来那里是个艺术气息浓厚的艺术之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多如雨后春笋,参观的人们也是络绎不绝。那其中,有一处名叫Wynwood的艺术街区很是著名。那片街区的每一堵墙都成了有灵感的墙画艺术家们向世人展现自己惊世骇俗、别具匠心、百家争鸣、令人叹为观止的画作的阵地,也因此吸引了来自全美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游人前去观赏。

有人的地方就必定有吃的。为了不让游人饥肠辘辘的游览墙画艺术,也为了利用有利地形多赚钞票,Wynwwod街区里有不少家各种风味的餐馆,更有许多家咖啡馆,还有几家专卖冰激凌的小店。

我们去的那天正赶上气温升至摄氏三十度。在阳光灿烂的天气里走了一街又一街,走多了就自然感到口干舌燥,大家都想着要就近买些凉的东西解解渴。儿子女朋友说,再坚持一下,前面有一家专卖冰棍儿的小店,每天都出售自制的艺术冰棍儿,口味很多,但每一种就那么几根儿,卖完为止,当天就不会再做。听了她的话,我们都鼓足了一口气,迈开发酸的双腿向那个小店的方向快步走去。

很幸运,我们是小店的第一位顾客。站在柜台后的是一位姑娘,她说这些冰棍儿都是她刚刚做好的。我们左看右看挑花了眼,最后仅凭着感觉买了两种我们觉得口味会不错的冰棍儿。

这是我头一次看见这样美丽的冰棍儿。这哪里是冰棍儿,这简直就是艺术品。果然,味道和它的外表是那样的表里如一。好吃----是我想到的唯一能全方位形容它的词。

都说女人为了健康要少吃冷饮,但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不可能在一日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看见好吃的冰棍儿还是忍不住要尝一尝,哪怕只是一口也好。听说德国有一种名叫Nuna的冰棍儿,是由美食家、建筑师、设计师共同打造的极具科幻色彩的食物。

日本也有一种名叫井村屋的赤豆棒冰,就是我们说的红豆冰棍儿,每年大约能卖出 2.5 亿根。它的特点不仅是好吃,估计万不得已时还有防身的功能。

为何?因为它的硬度实在是很硬。要问它有多硬?居然有人因为吃它把门牙磕断了。它被赞誉为雪糕界的诺基亚,棒冰界的金刚石,冷饮界的棒锤,听听这些形容词,会不会觉得它真的很坚硬。如果有机会去德国和日本,这两种冰棍儿我都想尝一尝。只是,德国的那根儿肯定是冰棍儿,而日本的这根肯定是冰棍!

 

 

 

 

 

 

 

作者:spot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