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文章来源: Alabama2015-06-04 08:31:33
最近读到一篇新闻, 提及一句“国内移民难于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我看了有点纳闷, 有点来气, 甚至有点愤怒。 移民为何一定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先要弄清什么叫“主流社会”。从百度上查得“主流社会是代表社会少部分, 又是主要利益集团的一群人所指导的社会!”这句话的中心内容是“主要利益集团”的少数人群。 那么美国主要利益集团的一群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代表这一群体无非是少数高层政界人物,少数银行投资家, 少数富有商人, 少数科学界, 艺术界, 体育界的精英人物。

从我国移民来的人群, 大部分分属于中产阶层, 有做学问的, 有搞艺术的, 有做餐馆的等等, 等等。 并不属于少数精英人物。 中国早有句话“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既然我们属于中产阶层, 只要和美国中产阶层打成一片, 融成一体, 也就足以, 为何一定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呢?

其实,美国主流社会的精英中的大部分并不是想象中难于接近,狂妄自大,孤傲不群的人物! 举例而言,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 (JimmyCarter) 在总统卸任后曾去非洲,为穷人建屋造房,他喜欢木工,穿着背带裤,看上去就像一个和蔼的木工老头(我看过他建房的照片)。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Bill Gates)于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休,但仍作微软董事长保证公司的运营,他的遗嘱中宣布拿出98%给自己创办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疟疾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 据说他自己用的手表只值十美元, 喜欢吃汉堡包, 他常说:“富有了, 不能脱离正常人的生活”。 Facebook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 看上去更是寒酸, 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T恤, 他开的一辆Volkswagen,也只值3万美元。他说:“我没有时间享受,每天清晨想到的是:今天我要为世界上几亿人服务。”美国二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比尔。盖茨的老朋友。盖茨写道:“他的笑话令人捧腹,他的饮食——一大堆汉堡和可乐——妙不可言。”至今,巴菲特还住在50 年前花2万5千美元买来的住房内。

以上介绍的四位, 都是美国顶尖的伟大人物, 富豪中的富豪, 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却是简朴的人性和乐于施舍的慈善精神。 我想何必一定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2011年,我回国探亲。在苏州的一次聚会上,有一位中学同学走过来问我:“你能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吗?”我说“不能。”他又问:“你是否感到有寄人篱下或被人边缘化的感觉?”我有点吃惊,感到这位同学不太礼貌。我也不客气反问:“你能融入中国的主流社会吗?你去过赵忠祥会馆吗?你去过刘老根会馆吗?你参加过红二代,富二代的聚会吗?有没有感到你被边缘化呢?”他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请别认真!” 而后, 姗姗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