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北美华人的心态变迁
文章来源: ShiMaQian2023-04-08 08:59:20

多年前访问芝加哥,在唐人街附近的一个公园里,看到一块竖立着的大牌子,上书四个大字:

饮水思源。

这不是普通的四个大字。这是立在人们心里的一座丰碑。不仅是纪念为华人争自由求平等的华人先辈,也纪念那些为全人类争自由求平等的各种族的先辈。

在北美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北美的社会制度,虽然不能说完美,但确实代表社会的进步。并且她的进步的目标,是民主自由平等。今天生活在北美的人,大多数心里是踏实的。虽然天有不测风云,但被人随意践踏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但北美人心里也都清楚,这一相对优良的社会制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也许会觉得这个社会制度离你很遥远。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便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八小时工作制,也是芝加哥工人们和工运领袖们用鲜血和生命抗争而来?

饮水思源。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既然有牺牲,为什么还要奋斗?为什么会有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

先辈们何尝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先辈们的奋斗牺牲,原是为了拯救被压迫的人们。但是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里却往往得不到众多的奴才们的认同。

鲁迅说,有的人只习惯于两种时代。其一是想做奴才而不可得的时代,其二是暂时做稳了奴才的时代。这种人一旦进入暂时做稳了奴才的社会,便认定那些争自由求平等的猛士们为毒蛇猛兽,觉得这些猛士们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会动摇了这个暂时做稳了奴才的大好时代的根基,会把他们带回到那个想做奴才而不可得的时代。如果他们看到争自由求平等的猛士们,便往往群起而攻之。如果猛士们是黑人,他们便会狂呼“滚回非洲去!”。如果猛士们是华人,他们便会狂呼“滚回中国去!”。

这样的狂呼,在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在几千年前的耶路撒冷,就是这样的狂呼把耶稣送上了十字架。便是今天的太平洋两岸,这样的狂呼也是常常惊天动地。在中国批评当局,便会有无数奴才狂呼“吃饭砸锅,吃里扒外”。在北美批评当局,也竟有无数奴才狂呼“吃饭砸锅,吃里扒外”。

奴才是不分国度的。在独裁国家的奴才,到了民主国家一样是奴才。他们的狂呼,在几千年前和在今天并没有任何分别。

先辈们何尝没有听到这样的狂呼?然而他们和鼠目寸光的奴才不一样。先辈们看到了未来的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们能生活在那个更美好的世界里。正如马丁·路德·金所描绘的,不同种族的孩子们都能在神的大爱之中,在和煦的阳光之下一起玩耍,一起野餐,一起享受平等自由的春风。于是先辈们义无反顾,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马丁·路德·金为了他的孩子,也为了奴才们的孩子,牺牲了他的生命。

饮水思源。

一块简单的牌子,四个简单的字,见证了华人的血泪,也坚定了华人的意志。华人不应该满足于一个暂时做稳了奴才的时代,而应该致力于一个更自由更平等更民主的时代,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孩子们,也为了千千万万的各种族的孩子们。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们将会在若干年后怎样纪念我们。也许他们也会竖起一块简单的牌子,上面写着四个简单的字:

饮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