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汤圆 —— 世界一流
文章来源: 南国铁树2013-02-07 18:25:30

这许多年来,海内外,走过的地方也不算少,对汤圆虽说不上情有独钟,却也品尝过不少。最早吃过的,当然是蜚声大江南北的成都赖汤圆,其次是郭汤圆。70年代的时候,他们就有很多品种,花生,芝麻,豆沙,什锦,核桃,水晶,五仁。。。只是我从小就觉得不好吃。前些年,带着老公经过春熙路上的赖店,又去了一次。说起来有点罪过,我们一人只吃了一个,就怏怏地走了。

那年一家人去看世博,国庆期间,我们跑到宁波去躲人流。我记起曾经在超市里买过宁波冻汤圆,味道很不错的。然后我们就大街小巷找汤圆,就是找不到。后来去网上咨询,找来了著名的“缸鸭狗”。怀着一番尝新的喜悦,一大早就去了。等了一个小时才开门。里面的各色小点很多,有汤圆。我们猜测,这里的,当然是特色的宁波汤圆了。吃过后的结论是,不会再光顾“缸鸭狗”了。回到南京路上,步行街的后面,有一家饭店,甜品类有酒酿芝麻小汤圆,还真是可圈可点的。不过,去年再去,转了几个来回,餐馆依旧,“玉人”却远去了。

真正能让我赞不住口,留恋往返的,只有黑芝麻馅的“山城小汤圆”。那一年,是青春异彩的年代。国家在改革的步伐中兴旺,我们和着幸运的节奏成长。毕业后,分配去重庆教大一的学生。冬日夜分,最爱和几个芳华同龄的青年教师,到解放碑的(好像是八一路)山城小汤圆店一伙“热乎”。那段日子是最阳光灿烂的。一周只上六小时课,学生几乎与我们同岁。成天几个人无忧无虑地到处悠荡,满系着荣誉。。。只是为时一年,太匆匆。

 

年华,经典,似曾依旧?(网络图片分享)

时光早就依依而去。身在万水千山之外,要贪一口家乡的美味,重任在己啊。回想在国内的时候,哪有自己这样料理过哦?好在,厨艺,固然精深,不过,只要心有灵犀,又肯出力的话,万事皆通。如此,炮制“山城小汤圆”的黑芝麻馅,之类,很快就成了我的绝活小菜了。

春节就要来临。今年做不做汤圆,却大费了一番思考。原因还是,家里有人在节食。思来想去,不圆怎么能过年啊?还是传统为上吧。

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用了半小时。所需的原料是:

 黑芝麻一包,

 白糖2/3杯,

 玉米油1/3杯。

(重要提示:千万不要加入任何其它配料)

最大的挑战就是:炒芝麻。我大约炒了8分钟,先大火5分钟,后3分中火。一定要边炒边尝。炒过了火,会糊;炒不熟,没有香味,包的汤圆成废品。我拿个勺,放点白糖,合着芝麻,不断鉴尝,以追求完美。这是绝活的关键。

检查一下,芝麻内如果有小石头,要去掉

 

炒好芝麻后,用搅拌机,先粉碎白糖;然后分两次打碎芝麻。

把白糖和芝麻混合,加入1/3杯玉米油(或橄榄油),边搅动,边加入油,混合均匀,压紧。大功告成。可以包汤圆了。

 

给家人上了碗夜宵。老公边吃边说,好吃好吃,绝对世界一流!我说你给个理由,别人说我吹牛。老公说,很简单,第一,这个汤圆,比我们吃过的任何汤圆更香更好吃;其二,你用的是玉米油。我们吃过的所有品牌或非品牌汤圆,全部使用的是“猪板油”,其三,你用的是纯上等黑芝麻,未加任何面粉之类的填充物。外面卖的何以能和你的比?所以,你的汤圆,“世界一流”,“打败天下无敌手”!

 

不免有点陶醉:

甜甜蜜蜜做汤圆

一树圆团落玉盘。

隔山隔水望家乡,

亲人祖国多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