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你靠什么吸引写手与读者
文章来源: 多伦多橄榄树2023-06-19 07:41:16

博客,就是一种可以交流的电子杂志。

博客与书面杂志的不同,是彼此可以看到都有哪些人发表了文章,哪些文章被刊登了,哪些没有被刊登。另外,写手之间,读者与写手之间,有一个交流的通道,因此,它比书面杂志多了一个可以交友的功能和即时交流的公开路径,读者可以公开表达对一个写手的喜欢或者不喜欢。

虽然,过于恶毒的留言可以被删除掉,写手也可以关闭这个功能,但是,对于大多数写手来说,还是喜欢开放着这个功能,因为,很多写手也很享受来自其他写手和读者的各类善意的交流,因此,便不会在意是否有稿费,这是一种自发的形式,如果环境健康,确实是一个很值得人门流连忘返的精神家园。

文学城的名字叫文学,顾名思义,就是要吸引一些爱好文学的人。

广义的文学,包含的内容也很多,不仅仅是是诗歌小说,还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文字,比如美食与游记等等类型的杂文。

写手希望写得痛快,读者希望读的舒服,在这两者之间,需要的就是一个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存在的。

有些人是因为利益而彼此和谐,有些人是因为情感而彼此和谐,也有些人,是为了简单的快乐,而与身边的人保持和谐。

没有和谐,就是一首弹走调的曲子,因为走调,这样的声音便不再美妙,成了噪音。

一个环境没有和谐,就是一个怪圈,就算吸引人,也会更多地吸引没有健康情绪的人,或者说处于情绪不健康状态的人。包括那些已经迷失了自己的人。其结果是,常常在博客里出现的人,就被人说成是有病。

那么怪圈的生存法则是什么呢。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么?

那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才会这样,因为就只好这样了。

现在,很多博客都关闭了,为什么走不下去了呢?

刚刚出现博客这个形式的时候,非常吸引人,那种感觉十分美妙,以文会友,简单快乐。好似可以少了那种现实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显得特别单纯,特别清透。

但是,文人也有喜怒哀乐,主宰这些文人的编辑们也有喜怒哀乐,开办这个平台的网站也有喜怒哀乐,读者,免费读久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就无所顾忌地参与了进来,这么多喜怒哀乐参与在一起了以后,就难免光怪陆离了。

很多人被这样的光怪陆离吸引了,却并不觉得快乐和满足。

于是很多人离开了,因为觉得自己这样下去,没有收获,不值得。或者是痛苦大于快乐。

有的博客在关闭之前,就只剩下了一些实用性文章或者变相为自己的职业打广告的写手,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人都不傻,人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在这个博客里付出了时间和情感的人,最后连几分尊严都带不走,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啦。

无论人家是否喜欢那个付出很多的人,即使人家不喜欢那个人,即使是在那个人吃亏受虐的时候,心中窃喜的人,也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了。

所以,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辩证的,也都是有因果的。

虽然,不是所有被关闭了的博客都是相同的原因,但是,我想,必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些关系的。

关闭,就是开办者觉得得不偿失,参与者也觉得得不偿失了,其实博客这种形式,如果还有一方保持着炽热的兴趣,都不会那么容易关闭的。

我很珍惜我在文学城的博客,我也是个文学爱好者,也喜欢这种不见面的交流形式,但是,我也不是天天都很快乐。

我觉得,一个网站保持一种健康的环境最能吸引人,并且会吸引思维健康又有才华的人,或者说与众不同很有创意,但与人为善的人,这些人,是一个博客的中流砥柱,是给博客带来强盛不衰生命力的主力军。

做为写手,最需要的是得到应当应分的尊重和理解。做为读者,也最想看到能够有所收益的文章和养眼养心的文字图片,当读者和写手过分关注人际关系的时候,就是一个博客开始出现危机的时候。

人是情感动物,人也是群体动物,他们会不自觉地在一个江湖里形成江湖情感和江湖派系,无论起因是什么,这是人的本能。可是,这种本能无限制的膨胀以后,就会毁掉许多最初的美好。

人的初心没了是悲剧,一个平台的初心没了,同样是悲剧,当人们不知不觉地活在悲剧中的时候,还会有几个令人欢喜的角色呢,人们不知不觉中,都在扮演自己不喜欢的角色了。犹如没有人想做悲剧的主角,难道,我们来做造成悲剧的角色并为之喝彩和关注么,当剧情只剩下悲剧的主角和造成悲剧的主角后,你选择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演谁?

一个正常的人,只要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尊重和善待,就会喜欢一个环境的,我们不也是更加喜欢和需要去吸引这样的人吗,无论写手还是读者,不是么?

如果非要通过虐人来吸引写手和读者,那么这个怪圈永远无法停止,世上最难停止的怪圈就是恶性循环,世上最容易中断的环境就是良性循环。

是的,保持良性循环是很难的,可是,如果是容易做的事情,人人都去做了,还需要那些高智商高情商人干什么。如果良性循环那么容易,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轻松获得一份受人爱戴的清誉了么?

能把困难的事情做好的人,才真正令人佩服,才更加受人尊敬。

不用去想人性的善与恶了,看您要利用的是人性的善,还是人性的恶了,也看您是要弘扬人性的善,还是人性的恶了。

我们曾经很喜欢的那些书面杂志是什么还记得么。

读者文摘,收获,译林,青春,大众电影,小说月刊,诗刊等等等等,哪一个不是健康的呢。

那些三流杂志,靠狗血标题吸引人的,也只是在小摊点或者是火车上,用来给人暂时打发时间的吧,人们看完就扔了,没有人收藏,而我上面说的那些杂志,很多人都是收藏的。

为什么啊,因为人们内心更加尊重的是那些有才华能触动人心的好文字,而不是那些虽然可以暂时吸人眼球,却不可能赢得人们内心尊重的狗血剧情,那些三流杂志,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产物,从长远来看,它们短命得很,有谁能记住一本三流杂志的名字呢。那些狗血标题,最终又有几个人能记住的。

那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吸引,如同让一个憋久了的男人去看漂亮女人的裸体,由此来获得一个身体机器的生理反应罢了。

这个其实是很无趣的。我不相信西方社会的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会以此作为不可或缺的基准。

西方人不能识别真正的爱与尊重么?不懂得如何拥有真正的爱与尊重么?

我一直觉得,文学城这个博客能够坚持到今天很不容易,这里面包含了写手与读者,网站与编辑共同的努力。

她就像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有着蓝天下高举过头顶的庄严,我真的希望,能够一直走在博客里的写手与读者们能够享受博客这个形式带来的真正快乐,我希望,那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滋养文学情绪和生活乐趣的微笑,是充满了生命力,又充满了正义感的微笑。

做为博主,我觉得我的文字能够赢来喜欢我博客读者的尊重和喜爱便足够了。

我给博客的,不是我全部的身心,只是我爱好文学与写作的那一部分情怀而已,所以,我是有所保留的,永远都会有所保留。

不是要学会情绪控制么,我不留在我博客里的,便是我要控制的那一部分。

 

祝大家写博愉快,祝文学城越办越好,工作人员工作顺利,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