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籍贯和健康
文章来源: tiger002016-03-01 07:48:28

记得从上高中开始, 我们就要求填人事档案, 这档案一填填到离开中国.

我最后的工作就是做人事, 所以离开时就拿着自己的档案, 档案里的东西, 除了学历证书是学校直接寄的白色的原件外, 其它的都是没用的工作经历年终考察和奖励记录. 因为出国时户口被取消了, 想想我也没有回头路了, 所以档案扔到哪去了, 连自己都不记得了.

(听说我们现在也有人事档案, 档案什么样也不知道, 只知道我们如果每年请病假超过5天就会接到人事部的一封信要求证实. 当然我们有工会, 这种档案根本就没有任何效力).

再说国内的档案, 刚开始填身份时都是添农民, 因为我爷爷是农民嘛. 后来我爸要我填干部, 因为他是干部嘛. 改了身份还得意了好久. 还有就是填七大姑八大姨的资料, 真的是把家底抄过够, 我家党员特多, 加上爸爸妈妈都是党员, 填起来觉得特有脸面哈......够虚荣的吧.

另一项就是籍贯, 填的就是爸爸的出身地, 跟你在哪里出身没有半毛关系.

象我这样上大学后就离开了出生地的人很多, 我在湖南呆的时间比在广州短, 很快在多伦多呆的时间又要超过广州, 然而每每被人问起你哪里人, 我的回答: 对老外: 中国人; 对中国人: 湖南人. 我的印象是好象你出世在某地你就是那个出身地的人. 别误解, 我特以自己是湖南人自豪!

档案里没有户口一项, 象我这样, 在国内20多年只到最后2年才有户口, 从来都一本工作证打天下. 那时的工作证好用啊, 去公园什么的都免费.

户口出身地和个人的现实状况有关系吗? 我觉得没有, 除了认老乡. 而我从离开家后就不是个恋家之人, 老乡观念也特淡, 大学和工作后我的铁杆朋友基本都是北方人.

出国后谁在乎你是哪个地方出生的? 但蒙蒙之中跟某些刚刚认识的国人印度人甚至个别白人的交往中,  那种出身地域的优越感还是能感觉到的. 在国内时我读书的同学和工作的同事都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军种, 没有感觉他们/她们有那种优越的地域感和家庭出身(不少高干子女哈), 也许有的人有但我神经大条没感觉到.

对在医院工作的我来说, 不管你是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 你病了就是病人一个, 啥优越感也没有了, 一个人再有身份再有钱也买不来健康, 在病床上的你连流浪汉的自由都没有. 尤其象加拿大的全民免费医疗, 有钱人没钱人流浪汉在我们眼里都一视同仁, 住的一样吃的一样得到的医疗护理都一样. 人生病了什么优越感都是过眼烟云.

哦, 你哪里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