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电影《刘三姐》
文章来源: 家宴2014-08-25 23:20:17

前些日子看了一篇网友关于电影《刘三姐》的博文,勾起了儿时的一些回忆和对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电影片作者们的赞叹。这部电影里所有的歌曲都入木三分,贴切地表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美丽的传说。

歌仙刘三姐,伶牙俐齿,开开心心地唱,羞羞答答地唱,高兴的时候唱,害羞的时候唱,谢乡亲们的时候唱,郁闷的时候唱,骂人的时候也唱。唱得舒心,唱得解气,“唱得大河起浪”。如诗如画的漓江风光配以如痴如醉的中华民歌,飘飘洒洒,好舒畅,好惬意,让人陶醉,让人痴迷。电影里的每一首歌都是精品。我们这代人,从小唱到大,从大唱到老,从国内唱到国外,太喜欢了,的的确确百唱不厌。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部电影开始放映。那时我还太小,跟着大人看完电影,几乎没什么印象。只记得大人们说邻居叔叔也在电影里。拍摄这部电影时,广州军区的很多人都派去当群众演员,他被选中在一个情景中倒茶。后来我们大一些了,想看看邻居叔叔当时的帅哥形象,好不容易这部电影又可以放映了。于是我们几个小孩子包括他儿子,每人问家里要5分钱,大家一同又去看了《刘三姐》的电影。可惜镜头太快了,还没看清楚叔叔的形象呢,镜头就过去了。直到若干年以后,有了VCR,可以定格和重复播放镜头时,才看清楚了当年邻居叔叔在电影里的形象。

《多谢四方众乡亲》这首歌,在那时给我的映象最深。场景,歌词和音乐都是那样的自然流露,美不胜美。这么多年以来,每每遇到我要由衷地感谢亲友朋友们时,都会发自内心地唱响这首歌“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啊,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不是吗,尤其是现在,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精神上的感谢也许比物质的感谢更为重要。

后来慢慢长大了,对刘三姐的故事和歌词音乐的理解也开始不断加深。电影里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每一段音乐和歌词,都是如此的完美,无懈可击。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和电影歌曲流传国内国外几十年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相信《刘三姐》还会继续流传,永远流传。感谢老一辈的艺术家们,给中华文化留下的艺术珍品。

2008年圣诞节期间,我们去了桂林和阳朔,游览了美丽的漓江山水。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也确实让人震撼。青山绿水的漓江,一台让人久久不忍离去的杰作。第一天晚上看了一场,没看够。第二天买了最好的座位,美美地又享受了一番。再买一盘光碟,带回家细细品。

刘三姐,美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