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求你去参加同学聚会
文章来源: 相思红豆2015-04-30 12:47:15


没有人求你去参加同学聚会。去或不去,都是个人的决定和自由。你去,或者不去,没有人会在意。千万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以为别人会对你的缺席耿耿于怀。

我有一些朋友,在国外居住时间较长,有的全家都出来了,与国内少有联系;有的忙于事业家庭,没有时间精力与国内的老朋友保持联系。他们不参加同学聚会,也不上微信。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但没参加过,或参加不多,就不好做出评判。

应该说,同学聚会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大多怀着美好的心愿。

小梅是我初中的闺蜜,现在是我们中学同学聚会的召集人。2006年学校60周年校庆,当时小梅还在母校当老师,自然而然成了我们这一届的召集人。这以后大大小小的聚会她组织了不少。她说,什么“召集”人,还不够“着急”的呢。组织同学聚会,确实费神费力,但小梅是个热心人,又有组织能力,而且女儿已经上了大学,她比较有闲。我想每个同学圈中都会有几个这样的热心人,才能时不时把大家拢在一起。

许多人不愿参加同学聚会,是觉得旧日时光不会重现。时光飞逝,青春不再,是同学聚会中最深的感触。但其实,这只是最初的感慨,多见几次,就习以为常了。

要说变化,我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初中同学曾当面告诉我,如果不说,她绝对认不出我。她还很遗憾地说,在她心目中,我一直是那个梳着两个小辫子,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怎么也和眼前的这个中年妇女对不上号。

我能理解她的感受。但我想,如果谁还抱着重寻年少容颜的想法去参加同学聚会,那最好还是别去了。容颜易老,是自然规律,而几十年不见,认不出来也属正常。既不相亲,又不选美,在意什么呢?少年有少年的美丽,中年有中年的成熟。同学聚会中,我想让人看到的,是我中年的韵味。杨绛已经100高龄,谁又不被她从容知性的气质所折服?

同学一场是缘份。

素不相识人的故事,我们都能坐下来听听,更何况这些故事里有我们过去熟悉的身影。能说到一起的,多聊聊;说不到一起的,笑一笑。升官发财的,我为他们高兴;儿女成才的,我为他们自豪,生活幸福的,我为他们欣慰。接触一些与我们性格和道路迥然不同的人没有什么不好,看看大千世界,品品人生百态。说到底,几十年前的普通同学,几十年后,谁也没想和谁,通过同学聚会,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2013年春节回国探亲,正好赶上中学同学聚会,那次见到的人不少。圆圆因为后妈对她不好,初中时缺衣少吃,很可怜。初中毕业后她上了师范,现在当了小学老师,生活安稳,性格开朗,让我欣慰。高中时那个文致彬彬戴个眼镜的大兵,现在已经成了航天型号总指挥了,诺大个发射现场,他指挥若定。虽然事业有成,但因为太忙,同学聚会倒是少有参加。最开心的,是又和昕联系上了。昕是我高中时的闺蜜,后来因为忙于事业家庭,又两地之遥,失去了联系。老朋友见面,一如往昔的亲切。

大型的同学聚会,一年也就一两次,多在春节或校庆日。更多的是三五好友的小聚。喜欢参加同学聚会的,多半是爱玩外向的,还有就是儿女长大了,有闲的。好像和发展的好坏并没有特别的联系。

参加同学聚会,不用太认真,也不用太刻意,看看,听听,聊聊,挺好。爱吹牛的就让他吹吧,反正不要钱。喜欢眉来眼去的就让他眉来眼去,几十年前没成的美梦,几十年后更不可能。都这个岁数了,还能怎么着?也就图个心理安慰罢了。

如果你被特邀去参加同学聚会,那多半是因为同学情意。从最庸俗的角度看,你一不能让人升职提薪,二不能带给人家大笔生意,三也不再是二三十年前的貌美如花,那你说,别人图你个啥呢?

同学聚会,爱去不去。去的,不要对聚会有太高的期望;不去的,也不要把聚会想的太不堪。

而去不去同学聚会,真的和高雅庸俗没多大关系。


相关链接:
女人四十
你的女人,你不宠有人宠
如果人生可以走第二次
老公的恋爱奋斗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