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上海《良友》画报与我爷爷的故事(图)
文章来源: 山花浪漫2022-02-25 10:17:07

由于特殊的家世,我没有见过我的四位祖辈,爷爷,奶奶,姥爷和姥姥,连照片都没有见过,所以,听家人讲他们的故事,就好像在听隔壁邻居家祖辈的事情。

 

在我的人生中,这是一个巨大的缺撼,小时候羡慕小朋友们都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而我连他们长什么样,甚至连名字都不清楚,父母很少提及他们,而且跟亲戚们相距遥远,我觉的自己是那么孤独,有时会想,如果爸妈没了,这个世界上就只有我和弟弟相依为命了。

 

我对家世的了解应该是最近几年才算搞清楚一些,据说我的祖爷爷从湖北老家考进京城(清朝时的北漂一族),在清政府的朝庭司法机关做书记官,相当于七八品官位。后来清政府灭亡,祖爷爷做了北阀军系统的官銜,再后来,在南京政府做到了相当军级的高官,可我无从考证这些说法。

 

我的爷爷生于北京,据说他上中学时就跟同学跑去参加了五四运动,还被警察打伤了手臂,在北京受教育一直考到国立北平工业大学,既现在的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大学期间,跟很多热血青年一样,追逐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在学校跟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国民党,然后又是一大堆传说……

 

疫情期间,有一天,我想,是否可以查些资料来考证这些传说,于是,在google 的窗口里敲进了爷爷的名字……,有的时候,你真的会领悟到什么叫奇迹,窗口里弹出的一连串的信息让我惊呆了,我居然以这样的方式,见到了我爷爷……,我的小心脏砰砰地跳着,激动的混身都有些颤抖了。

 

这是19369月上海《良友》画报旧刊杂志,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做为文物古董拍卖的广告,售价6百元,贴广告时间是,2019-07-16,在介绍的一段文字里,:

 

武汉武昌长波无线电台台长汪联松(号柏泉,湖北应城人,国立北平工业大学毕业,任职吉林吉敦铁路工程局,平汉铁路局电气工程司等,在几何数学上有造诣

 

我看到了爷爷的名字:汪联松。而让我更加惊喜的是,居然还有照片。

 

 

 

 

 

于是,他就这样,瞪着大大的眼睛跟我对视着。我爷爷名汪联松,号柏泉,1926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工业大学电机科。后来,我父亲也考入了同一个科,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校友录里,爷爷和父亲的名字挨在一起。

 

 

 

一毕业,他满怀热情地参与了平汉既京汉铁路及吉敦铁路的建设工作,任吉敦铁路局及平汉铁路局电气工程司。吉敦铁路是日本人规划的项目,我爷爷的日语很好,这期间,他与日本工程师有很多合作。那时日本还没有看出日后要侵略中国,为了建设自己的国家,他努力地工作着。随后,他被调去武汉,参与国民政府在武汉建立行政中心,筹备汉口军用电台,及交通部的各种电讯工作。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比他年长许多的董必武,此时,董必武筹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我爷爷因为是国民党员,又是湖北老乡,俩人关系很好。后来,国民党清党,1928年,董必武去苏联前曾经劝说爷爷一起退党,跟他去苏联学习新思想,但是爷爷决定留在武汉。

 

 

翌年,1929年,年轻的汪联松被委认为武昌无线电台台长,归属陆海空总司令部。

 

1936年,他因业余爱好数学,研究解析三等分角的方法而上了热搜,于是就有了上面的良友画报的内容及照片。据家人说,他痴迷数学,经常一个人沉醉于解析数学问题的乐趣中。期间,他还在武汉大学做讲座,并参与教课书的编辑。

 

 

1938年,他出任当时中国最大的火车中转站郑州铁路站站长,

 

1940年左右,他参于国内许多电台的建设工作,他会讲流利的日语,德语及英语也非常棒,他的屋里除了书,还是书,各种语言的书。

 

 

1947年左右,他在老家自建的一个大四合院,被当地的游击队认为是土豪劣绅的豪宅,一把大火把他多年的积蓄及全部珍贵的照片及物品毁于一炬,祖爷爷的,爷爷的,父亲的,三代人的历史记忆都没了,所有的故事都变成了传说。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看到过他及家人那时间之前的照片的原因。而后来,我也是几年前,才从堂哥那里看到两张他老年时的照片,跟年轻时判若两人,如果没有看到这张年轻时意气风发英俊帅气的照片,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永远是一位一只眼大一只眼小的老爷爷的样子,(他晚年得了中风,面部不对称了)。

 

1949年,国民党撤退去台湾,他被点名一起走,但他没有走,而是在汉口火车站任临时站长。

 

 

 

1950年,他做为国民党的留用人员任汉口火车站电机科科长,跟很多人一样,他也满怀希望热情地想建设一个新中国。同年,他被调到刚刚在北京成立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任高级工程师,成为该院的第一批成员,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很多努力。这样回到他熟悉的北京一直到文化大革命。

 

 

他在民国时期的工资是400多大洋月薪,在新中国期间至文革,他的工资一直是4百多人民币月薪,可见当时的政府对高级人才的重视。在这期间,他与华罗庚钱三强等国内知名科学家合作过一些重要项目,可惜我没有查到任何信息,只是听家人如事说。

 

1967年,文革开始,因为历史原因,他被诬陷为国民党特务,被遣送回武汉,(我终于明白了父母不想提及他的原因了,可能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所有人事关系下转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主任一位中年妇女给了他一把扫埽让他打扫卫生。这期间,钱三强被说成是反动技术权威被下放农村,华罗庚也被抄家批斗。

 

接着红卫兵抄家,要找他跟台湾联系的电台,(这个是比较搞笑的,只因他做过无线电台台长,那些红卫兵就想他会有电台在家,他是电机专家,不是发报员)。当时年幼的堂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次抄家,她吓得躲起来不敢出气,紧接着,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调查组开始跟爷爷对话,让他交代跟日本人合作的事,建立军用电台的事……,于是,爷爷就一遍遍地讲述那些过去的事情,堂姐那时想爷爷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被遣返后,他的工资从4百多降到2百多,经济上还过的去。回顾一下,也许遣送回武汉救了他一命,如果留在北京,以他的经历,后果可想而知。后来的日子,他依旧研究数学,直到他不能动了。

 

1977年,刚刚打倒四人帮后不久,他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等到平反,也没有等到政府的一个字的任何信息。跟在文革中惨死的很多人相比,他应该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虽然被巫陷没有了工作,没有了人格的尊严,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在晚年,他不再四处奔波于中国的各个地方去指导各项工作,他可以安静地同家人一起生活。

 

他的一生,几乎跑遍了中国的所有铁路线,兢兢业业地认真工作着,他不愿离开自己的故土,更爱自己的国家。

 

对我而言,网上查到的所有信息,都是那么准确无误地于家人讲述的相同,这些故事己经不再是传说了,巨大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不可思议地方式让我见到了相隔世纪之久的爷爷,而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却又很完整地讲述了他在民国时期的个人经历,所以,真实的历史不是说出来的,是要用文字记录下来的。

 

如果这本杂志不被保存下来,如果没有网络信息的传递,如果我没用心去查爷爷的故事,我会永远遗憾我对祖辈的历史知道的太少了,少到了无言可说,真的要感谢保留这本杂志的人,对我来说,这本杂志是无价之宝。

 

从我知道家世后,尽管家人说爷爷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但是我一直觉得好象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这些年我一直想查找到历史资料,想搞清楚真相。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祖辈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国家的事情,相反,他们为国家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为了感谢上海《良友》杂志,选一张在上海拍的N年老的照片。光阴留不住,但照片是定格光阴的最好办法,珍惜生命中的每个被定格的瞬间,为自己,也许为后人留下一个时空的回忆。

 

仅以此文,纪念我的爷爷,以及跟他一样,为了中国的发展而铺垫前行轨道的无数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