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散记(9)不认识的北京
文章来源: 牛城地主2015-10-23 18:33:28

从上大学起,前前后后在北京生活了八年,虽然二十年前只能骑着自行车瞎逛,但对中关村一带还是很熟的。记得上大学报到时,那时还没有校园地图,面对诺大的校园一筹莫展,一同学拿出他父亲手绘的校园图,把我们羡慕的哟,于是总跟着他就不会迷路了。他父亲是六十年代的校友,真佩服老一代人的记性。

十年前回北京时,中关村段的四环已开通。同学开车接我路过中关村时,竟然一点没认出来,那熟悉的街道都哪儿去了呢?

每次回北京都会在中科院物理所住几天,这都是托留在那儿的师弟和同学的福,这次也不例外,LD的大学同学要聚会。奇了怪了,我在北京上的大学,留在北京的同学所剩无几,她在外地上的学,北京同学倒很多。

她们聊她们的,我跟大儿子说去我的母校转转如何?三年前跟他提出同样的问题,当时他说:不想去,我又不在这儿上大学。没想到这次痛快地答应了,也许是今年也要上大学,对这些感兴趣了吧。

打了辆车直奔清华,想走也不认识路啊!到了校门,门卫说:学生证呢?我说,二十年前有,想带儿子去母校看看。门卫很痛快地放行了,心里这个乐呀,前面有好几辆出租车都没进去。

车能到达的地方有限,到处耸立着不太认识的建筑,好在主楼和系馆没变,照了几张相,跟儿子讲讲学校的情况。后来七转八转,我也晕向了,天气太热,实在没有在校园里走路的勇气,只好打到回府。以前住过的宿舍无缘见到了,好在让儿子大概看了看。那时要是有两辆自行车该有多好啊!

时间还有,就带着儿子们去圆明园溜达吧,这地我熟,以前经常下午去圆明园里跑一圈,那时除了几处遗弃的石头阵外,就没别的了。大学毕业那年,跟几个同学跑到那儿的湖里抓河蚌,收获颇丰,都是拳头大小。

噫,圆明园的大门怎么跟清华西门在一起?走进大门,看着里面的路线图,真有点晕向。走了会儿,都受不了了,于是乘坐里面的游览车,直奔大水珐等遗迹。

石头们看完了,乘船回到大门。问儿子们有意思吗?他们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

回去后再也没有家的感觉了,就像一个匆匆过客,以前的一切都随着景观的变化慢慢模糊起来。对儿子们来说,那更是一片陌生的土地。。

 


园内荷花
 


荷花展
 


盛开
 


以前抓蚌的湖面
 


历史文物
 


新建的迷宫,可惜没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