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的成长(1)主房升级(1)
文章来源: 牛城地主2023-10-22 17:06:09

近四个月前,我们几个朋友买了个近百英亩的农场,上面有个1800多尺的Farm House,一个有20多个马圈的Barn,一个7000多平尺的室内跑马场,一个6000平尺的Warehouse, 30多亩森林,剩下的就是可开垦的土地了。在我的上篇博文:”我要当真正的地主了 - 博客 | 文学城 (wenxuecity.com)“中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对于农场的规划还是有些的,这个先不说了,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事也得一件件地做。

先买了个新拖拉机,近40马力。买这个规模的拖拉机是因为它即可以在暖房里耕地,也能适合在几十亩之内的室外耕种。现在的拖拉机还是不错的,前后可以挂很多附件,一机多用。目前的配置是后挂耕地机(tiller)和剪草机(flail mower), 前挂铲斗和叉子,以后还会加上前挂的旋转挖坑机等。

按照目前的状况看,没有拖拉机,农场的活基本干不了。一个partner的太太做了个关于拖拉机的小视频:


买了300多只小鸡和30 个鸭子,先养在马圈里。

从中国定了许多农用小机械和暖房,共四个集装箱,这些以后再说。

最先开始升级Farm House,计划着修好后暂时出租出去,租金可以用来支付农场的地税和保险,这样我们就没什么压力了。

房子有150多年房龄,这是我当房东这么多年来见过最老的房子。房子虽老,但硬件还是不错的,房基超厚,外墙超过一尺,内墙也有近一尺厚。外墙除了砖就是concrete block,估计concrete block是后来房子升级时加上去的,150年前应该还没有这玩意儿。

由于墙厚,所以非常保温,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在里面干活时没感觉到太多的热意。房内的地面(只有一层纯木头的subfloor,8寸宽)走上去没有任何响动,settlement也不明显。除了这些硬件还算不错外,软件要更新的就太多了。

第一步是换屋顶(roof),找了我常用的roofer估了个价,需要2.6万。我仔细看了看,并非需要全换,暂时只换一部分就可以了。于是决定自己干,跟股东们商量了一下,大家积极踊跃地参加劳动。除了我之外,这对于大家来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顺便说一下农场在劳力方面的运行模式,股东们参加劳动,是有报酬的,根据活的难易,技术,体力等因素得到相应的报酬。

当时农场刚过户,拖拉机还在dealer那里。跟他们联系了一下,很给力,提前把它送到了农场。先要做的是把老roof掀掉,一干才知道,居然已经有了好几层,近一寸厚。搞这个就像蚂蚁啃骨头,一点点地清理。

在清理地面上落下的老shingles和钉shingle时,拖拉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前挂的叉头把材料能送到7尺高的架子上,然后从架子上再往房顶运。这比直接从地面上往上抬省了太多的体力。要是没有拖拉机,还真没有勇气去搞这个屋顶。过程就不多说了,看看图就明白了。钉roof这种活我年轻时干过一点,但这么大量也是头一次,但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跑么?从原理到各个技术层面的东西还是明白的。

清理老屋顶

运送屋顶底板(subfloor)

钉subloor

貌似胜利的招手

大功告成,剩下一些装饰性工作

几个股东要上班,只能在周末来干活,平常有2-3人在干活,经过一周的努力,大功告成。预算是一万,花了3千多材料费,剩下的就是大家的工钱了。

首次尝试这种模式,工钱多少不是主要问题,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检验和培养了团结合作的作风,大家在上班之余来农场干干活,亲近一下属于自己的土地,很是愉快。

----------

上面说的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深秋已至,来几张农场的秋景

 

一片承载着大家希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