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erto Plata 老城和古砲台
文章来源: 五湖以北2019-03-15 14:15:04

多米尼的 Puerto Plata 名头虽然不大,但还是有些来历的。且不说印地安人原住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上万年,就是从哥伦布当年在附近登陆算起,也有五百多年了。

1492年8月,哥伦布带领一支3条船的船队离开西班牙往西,计划跨过大西洋找寻另一条去印度的通路。两个月的艰难航行后他们看到了陆地的影子,当时以为到了印度,结果只是现在的巴哈巴群岛。他们掉头向南,最后到了古巴北海岸,去过的地方包括我们几年前度假呆过的 Cayo Coco 岛。然后他们转而向东,跨过古巴和海地之间的海峡后到了海地,登陆地点在今天的海地和多米尼加附近。他们得到了当地原住民酋长的礼遇,同意留下人来建立定居点。时值圣诞节前夕,定居点也就定名为圣诞节屯 (La Navidad)。之后他们继续向东航行,漂过 Puerto Plata 后,在更东边的 Samana 半岛作回国前的最后一次登陆。这次和当地原主民的交往不顺利,冲突之后当然还是拥有火药枪的哥伦布胜了,他们带着十几俘虏返回西班牙。

半年休整后,哥伦布带着更大的船队重返刚发现的新大陆。这次走南线,沿着春天返程的航线,最后他们到了加勒比海的小安德列斯群岛 (Lesser Antilles)。然后再往北,先到了今天的波多尼各,再重去多米尼亚和海地。回到大半年前建立的圣诞节屯时,发现定居点损毀大半,留下的39人有11个死了。哥伦布决定迁居,东移到今天的 Puerto Plata 西重建定居点,而且规模大多了,像一个村子。这个新大陆上第一个欧洲人的村子取名为 La Isabela,得名于当时西班牙皇后的大名。随后的几年内,欧洲冒险家们汹涌而来,他们看中了定居点东边一处背靠山峦的大海湾,安营扎寨并建起了码头。因为海湾沙色似银,故称其为银色的海湾 (Puerto Plata)。

从一开始,Puerto Plata 就是一个贸易码头。到码头的船下来一批批冒险家,然后岛上原住民的财物装船运往欧洲,直到十六世纪中期。当时旁边的岛上发现了金矿,大家都称其为富裕的港湾  (Puerto Rico 波多尼各)。波多尼各的金矿,带给旁边的 Puerto Plata 两件坏事,揣着钱来的冒险家少了,沒有钱但穷凶极恶的海盗多了。为了保护城市不受海盗船的侵扰,海湾右边的尖岬开始兴建砲台。一建就是十几年,到1577年才建成,并根据当时西班牙国王的名字命名为菲利普砲台。

所以说,Puerto Plata 这个城市和砲台还是有些来历的。作为半个历史迷的我到了近前,不能错过去打望一番的机会。度假结束前一天,天气晴朗,是外出的好天气。我们在门口找了一辆车,是当地私家车代做出租车生意的,谈成的车费是单程15美元。出度假村后进城一段公路的质量不错,路边大多是两三层的办公楼。看来度假业带来的财富也传递到不少当地人手中,有正面的影响。半途中,车转右然后上了一条宽阔的滨海大道,右边是蓝色的大海。浜海路的尽头是小坡,车拐上了上坡的小路,到坡顶就是菲利普砲台的停车场。

 

 


从停车场所在的坡顶看过去,海边的古砲台很入画。湛蓝的天色下,古堡前的草坪绿草如茵。深色调的古堡就像一个小尺度的古城池,两头一边一个碉楼,护卫着中间一段城墙。

 



古砲台收费,但不多,才两美元。排队入内时,遇见两位华人面相的中年女士。交谈之下,得知她们入住旁边的 Adult-only 度假酒度,而且也是从多伦多来的。更巧的是我们同一班飞机到达,又同时来看古堡。两位女士很潇洒,老公留在家里挣钱,自己结伴出来游玩。而我们家是同进退,要累一起累,要玩一起玩。

 



砲台里面大部分是空地,主堡在靠海一侧的中部,圆形的上下两层。进门就是底层,有三间小屋,中间一间现在是陈列室,展出几件数百年的刀剑火枪。侧面两间过去是睡层,但通道不是门都是一个两尺来高的口子,需要躬着腰才能进去。这种设计,也许是一个防卫手段吧,但用处有多大,很值得怀疑。

 



顶上一层是主砲台,面对大海的一面有碗口大的铁炮指向海上。可以想像,海盗船来犯时,砲台上的铁炮轰鸣。只要一颗海碗大小的铁球砸中了海盗的木船,不损毁,也碗大一个洞。而面向内庭一面还开有枪口,正对通到主堡的栈道。主堡是远轰近击,所以无论是十六世纪海盗来袭,还是十九世纪初美国人来攻,都让对方吃够了苦头。

 

 

 


出砲台后,我们去了海边。游人不多,只有海浪不断地拍打海岸,一派平和的气氛。完全想不到,上百年前这里经常有海盗骚扰,枪炮乱鸣,刀光血影。尽管这个世界上其它地方还有各种各样的械斗,但加勒比海终于平静了,成为我们这些成年劳作的人放松身心的地方,感谢这个时代。

 



然后我们去了老城,就在古砲台旁边,跨过滨海大道就到了。

像其它加勒比国家的老城一样,Puerto Plata 老城的房子不高。而且不论新旧,砖石或者木头结构,外墙都粉刷得五颜六色,典型的加勒比色彩,香蕉黄苹果绿。这些色彩换在其它地方会特别扎眼,但在加勒比的背景下,却是一种独特的风情。

但有一点让我们感到不太自在,就是穿警察或保安制服的特别多,几乎每隔一个小路口就是一个。这种情形上次坐游轮在牙买加的的 Montego Bay 停留时也见过,感觉草木皆兵,一时游逛的兴头大减。其实当地也挺为难的,警卫不強,如果有游客出事,当地声誉要受影响。加强警卫吧,又给人以重兵防卫的紧张气氛,游人们也不可能放松地游玩。

 

 


老城的中心是独立广场,广场上最引入注目的是一个两层的十九世纪维多利亚式样的亭子。节日期间,四面开敞的上层有歌舞表演,但平时闲置时显得有些落寞,像一个有些年纪的老艺人。

广场周边都是老建筑,有市政厅和其它公共建筑,也是维多利亚式样,说明当初此地还是富裕过的。广场一边是体量巨大的圣菲利普天主教教堂。多米尼加是天主教国家,天主教的影响很大,所以天主教堂和市政厅在广场上比肩而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广场上和附近小街上除了警察和保安外,没啥当地人。但路过一个大门时看见里面不少学生,穿着白色黄色的校服,而且质地都不错。当时有些疑惑,附近小街的房屋看起来没人住,学生们又从哪来的呢?

 



离开广场后,我们沒再往老城深处去。尽管酒店一再说当地是安全的,但老城那种如临大敌的状态,让我们没信心多游。我们回到滨海大街上,宽阔的街道和往来的车辆,提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我们边走边找出租,最后在路边看到一个像 Walmart 那样的大卖场建筑,那里人气多,我们觉得能找到出租。

我们先进去逛了一圈,看见里面的物品不便宜,比加拿大 Walmart 略低一点。只有鸡蛋是真便宜,价格是加拿大的三分之一。出来后,立马有人上前问我们要车不。我们答说要,12美元去度假村,对方毫没还价就同意了。这次出车对车主来说,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