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病亡率,外行的一个预测
文章来源: 五湖以北2020-03-04 07:16:48
2020年3月4日
 
 
武汉这次新冠病疫,从去年12初出现到现在快三个月了。
 
国内现在公布好几个统计数据,确诊人数,康复人数和病亡人数。还有一个公开看不到的数据就是总的感染人数,其中包括确诊的,和隐性带菌但不发热或咳嗽病症的两部分。
 
感染人数不好精确的统计,但大概数字是可以测算的。做起来应该不太困难,只要选择一个典型的疫区,样本不大,几千人估计就够了。然后逐个筛查检测,就可以确定隐性带菌者的人数,另外同一疫区的确诊人数已经有了,所以两者的比率也可以算出来。也许当局早做过这种病患分布的调查,只是没公布罢了。
 
 
 
 
 
 
 
 
 
 
可想而知,感染人数和确诊人数之间的差异不小,由此计算出来的死亡率很难相提并论。以确诊人数为分母基数算出来的,可以叫做确诊病亡率,新冠病疫的该比率在百分之零点五和五之间。而根据采样感染人数得出的可称之为感染病亡率,其比率应该比确诊病亡率要小很多。美国CDC 历年的流感人数就是估计的感染病亡率,所以只有千分之几。
 
看別人的博文,知道确诊病亡率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是病亡人数除以总的确诊病人数,另一种是病亡人数除以病亡和康复人数之和。在病疫结束之前,确诊人数,康复人数及病亡人数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两种病亡率也是动态变化的。前者暂称为动态病亡率一,后者叫动态病亡率二。
 
下面的图是过去几周武汉两种动态病亡率的变化。病亡率一,即病亡人数除以确诊人数,其趋势是在逐渐增加。这容易理解,疾病的发生总是超前于病人的亡故,确诊人数的增加也大大超前病亡的增速。但当疫情接近峰值时,确诊人数的增速放缓,而病亡人数仍在增长,导致病亡率持续增加。以武汉为例,二月初病亡率一为3.0%,而三月初就上升到了4.6%。
 
病亡率二是病亡人数除以病亡人数和康复之数之和。在病疫前期,武汉医疗糸统一片混乱,没有效的制疗方案,所以当时出现过病亡人数高于康复人数的情形。反映到病亡率二的计算上,就是数据过了50%,所以这个数值可作为治疗效果的一个衡量指标。以武汉为例,二月初病亡率二在50%以上,情形接近崩溃。而到了三月初,这个数据下降到百分之十以下,说明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疫情接近尾声,两种病亡率数据的趋势越来越接近,差距越来越小。疫情结束时,整个武汉再沒有一个新冠病人,确诊总数等于康复总数与病亡总数之和,两种计算应该是同一个结果。按照这个原则,根据病亡率一和二两个统计曲线的交点,可以推测武汉这次疫情的终极确诊病亡率为4.5%左右。当然,根据潜在感染人数推算的病亡率要远低于这个数字。
 
这个统计始于2月7日上午,当时有感于前一天深夜,微信上通风报信的李文亮医生离世。那是整个武汉病疫最悲痛最绝望的一天,而最高兴的一天呢,应该是所有的病人都痊愈出院的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