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湖边去过的城市:底特律的几次照面
文章来源: 五湖以北2021-03-22 12:18:07
 
 
像很多人一样,在实地见到底特律车厂生产的汽车之前,我早从各种媒体和文学作品知道了底特律这座汽车城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还在国内西南地区一所工科院校就学时,从书店买到一本国内翻译的小说叫"汽车城"。时隔四十年,除了书名外,小说从作者到书中内容几乎全忘了。准备这篇博文时特地上网去查过,小说原版1971年在美国发行,作者是加籍美国作家阿瑟黑利。据网上介绍,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底特律三大车厂管理层和工会之间的勾心斗角,但我全记不得了。剩下的印象是底特律人节奏特别快,另外做汽车外形设计的很酷,既是工程又是艺术,合自己的口味。
 
要说汽车城,以前还真去见识过一个,不过不是底特律,而是中国湖北十堰的二汽。81年秋大学最后一年毕业实习,地点就是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公司。当时我们从重庆坐船过三峡过葛洲坝船闸,在宜昌下船后再转火车到了二汽所在的十堰市。实习两周,可真算见识了真正的汽车城了。十来公里长的公路两边一字排开全是二汽的生产车间,从零配件厂到发动机厂,再到另外一端的总装厂,看了让一群未来的机械工程师们个个兴奋不已。可惜半年后毕业分配,全年级上百人仅无一人去了汽车行业。我自己考研去了华中,每年寒暑两个假期往返武汉重庆间数次路过十堰,但想不起来是啥原因,再沒有在十堰下车看看二汽。
 
因为有这些汽车情节,再加上所在的安省和旁边美国的密期根州都是汽车生产大户,而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就在只有四小时车程的两国边界,当然有过访探的经历了。
 
 
网络图片
 
 
 
 
 
 
 
 
底特律前后也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91年圣诞节后第二天,那天是加拿大的Boxing Day ,也放假。
 
前一年底太座带着女儿来多伦多和我团聚时,她母亲同教研室的托她为在安省温莎大学留学的先生带过一包东西。当时跨洋国际邮包特别贵,带到加拿大后再转寄便宜多了,而此事对我们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作为一种感谢,在温莎留学的这位同乡在第二年圣诞节前夕邀请我们去他那里度圣诞。那时候人年轻,喜欢四处走动凑热闹,收到邀请后没多少迟疑,就择期在圣诞节那天开车上路了。
 
温莎就在底特律的对面,中间隔着宽阔的底特律河,之间有一道大桥和一条隧道相连。到温莎那天下午,同乡领着我们一家来到河边逛风景。河这边温莎是一个滨河公园,对面是底特律河边高层办公建筑楼群。冬日晴朗的阳光照射下,对面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晞晞生辉,完全是现代城市的感觉。同乡指着对面最高的建筑说,那几栋都是三大汽车公司的总部,当时膜拜的感觉由然而生。准备这篇博文时又上网查过,知道那群建筑是福特汽车公司1971年兴建的,但在我们那次之行四年后的1996年,转手到了通用汽车公司手中,还改名为通用复兴大楼。沒想到十几年后,买主通用汽车公司濒临破产,只是靠政府的救援才摆脱了厄运。所以注重表面文章而不务实的公司文化,再折腾也带不来旺运的。
 
 
 
网络图片
 
 
 
 
 
 
 
 
 
 
从表面看,那时的底特律还是很兴旺的。我们想过去逛逛,问同乡那边安全不。他说市中心上班时间,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还是可以在街上放心走动的。
 
次日是加拿大Boxing Day假日,但美国不放假,照常开门营业上班,所以上午十点过河到了对面底特律。同乡说底特律看点不多,他建议我们去坐高架轻轨People Mover 转一圈,从高处看底特律的街景。高架轻轨那时国内沒有,多伦多也只有地铁,新奇东西适合我们的脾胃。时过三十年,现在记不得票价了,应该是一美元左右吧。
 
轻轨的车箱和多伦多的街车大小差不多,好像有前后两节。可能是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沒啥人乘车。我们那个车箱,空空的就我们四人,当时既心安又不安。说心安,是里面没其他人,要不碰上不三不四的,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但也不安,万一后面车站上来几个心术不正的,我们连第三者当旁证的都没有。还好一圈转下来没啥事,记不得是沒人上来,还是都是正常上班的,反正没啥能留在记忆里的。
 
虽然没啥事,但观感还是触目惊心的。那天是工作日,但记忆中街上没啥人走动,车也不多,当然天冷也是原因。其次是看不到新建筑,老的石砌砖砌建筑还保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汽车工业兴旺期的那种优雅,门窗外饰都是复杂的花雕。好些老建筑透过窗子看进去,里面空空的,看模样好久没人出现过了。邻近轻轨的窗玻璃不少都是破的,不知是被轻轨上为非作歹的人砸的,还是风乱破的,当然更有可能是砸破后风再添了一击。当时就像随着时光列车穿行在废墟之间,那种感觉非常不好,希望轻轨快些回到起点。
 
下来后才没心思看其它的,赶快进自己的汽车后一油门回程。车出美国海关上了跨江的 Ambassador Bridge 后,才没那种悬心吊胆的感觉。
 
 
 
网络图片
 
 
 
 
 
 
 
 
 
 
第二次也是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3年。
 
当时太座的弟弟在威斯康星的 GE Healthcare 工作,一人在那边生活。一直和我们住一起的他父母担心他独自生活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决定过那边去照顾他的生活。自然是我们送行,单程超过一千公里,走走歇歇要11小时才能到。美国的油价一直要便宜百分之四五十,所以每次去时在芝加哥之前的印第安那州那一小段加一次,回程在边境附近底特律再加一次。当然都是美元,还是现钞,不用担心加油站有猫腻。那几年,这种往返接送每年都有,所以对串联密期根,印第安那,伊利诺伊斯和威斯康星几个州的94号州际高速特别熟悉。
 
记不清是其中哪一次,反正是一个温暖的季节。我们送俩老到内弟家后住了一晚,次日打道回府。按往常的习惯,在进加拿大前要在底特律外面加油。不知因为啥事分了神,错过了底特律郊外的路边加油站。等到发现时,只剩下最后一个大路出口。当时还沒有GPS,但看样子还沒进入市区,所以我们决定下公路找地方加油。出去后是一条大街,不太热闹,一直看不到加油站。继续往前开,不久到了一个大的十字路口,相交的是一条大街,现在查 Google 觉得应该是城中的主要街道 Trumdull 大街。当时觉得掉头回走不安全,于是硬着头皮右转,朝河边温莎所在的方向开。那天是星期天,若大的大街上没人,车也只有几辆,警车倒看到过,反而有种安全感。
 
途中看到街左边有一个加油站,还有两辆车正在加油。当时油箱快沒油了,虽然觉得加油有风险,但还得大着胆子加油。我找了一个不靠近其他人的油泵边停车,出车后让太座换到驾驶座位。告诉她车门关好,如有事情发生时不要管我,开车带着儿女俩一直朝大街尽头开。当时自己才四十来岁,时当壮年,但相比于几岁十来岁的儿子女儿来说,已见识了生命的风雨阳光。儿女们是才出土的嫩苗,生命才刚刚开始,不应该遭受任何的伤害。
 
还好,那天啥事都沒发生。加油后我掉转车头,直奔河边而去。到了河边的金融商务区,闪闪发亮的玻钢建筑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心头的恐惧才有所减轻。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