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丑闻是冤案
文章来源: 笨狼2019-05-04 07:33:59
哲学家Patricia Churchland说作为哺乳动物,父母为了子女上藤校是动物本能,不拼命才有毛病。现在是知识时代,继承财产是好,除此之外,所谓能力就看知识了,基本到不是人类最大的能力,而是过上好日子的起码能力,所以不论父母如何混蛋(如没时间陪,没花精力培养,不理解青少年心理问题之类),让子女上最好的学校,就是父母最大的责任,子女是不是人才,能不能成才都是无关紧要的。
 
华裔爬藤族吃不好睡不着的多了,我说那是正常,有爱心。听说过无穷多的聪明勤奋的孩子考上藤校,是不是真才实学,又有什么关系呢?能上,就了不起。
 
不久前那群被逮着的,说都不是好东西,好莱坞什么的,其实不也只是父母吗?这群被黑的,错不就错在被抓了吗?有啥错的,不就像帮子女一把吗?人家也是父母,子女也聪明勤奋,不就是考试考不过你们吗?
 
那他们不是使黑,过了法律边界了吗?
 
其实,什么是合法?不就是你们权贵说合,写下来,就成了合了吗?难道那就是公平,就是道德?我在什么是合法腐败一文里说,合法腐败,就是腐败法律化,写下来就不违法了,可是那压根儿没保证道德。可是即使不道德,合法了,大家先是给自己壮胆,坚持合法就是道德,恰如我在升学,潜规则和命里说的,时而久之,给社会的感觉就是道德。现行的法律体制规矩都是权贵们为自己利益定下来的,我这里所说的权贵,是美国中上产,大概头两成人口。家长会(PTA),大城市周围的乡镇府县政府,都是他们把持,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不知道,懒得知道。我给你举四项专门给有钱人提供子女升学捷径的“合法”政策。
 
一是“家庭优先”(legacy,主要白人家族受益),不多说了,读读你恨平权法,还没恨到点子上
 
二,高等教育是商业,最出色的学者都是创业者,藤校都是白左,那些口号高,心眼儿狠的角色。大家表面广招,实际上金钱挂帅(《纽约时报》Some Colleges Have More Students From the Top 1 Percent Than the Bottom 60)。
 
三是大学教育储备金条例(俗称529),投资增值免税。这一政策的受益者无一例外是中上产。
 
四十房屋贷款利息免税,受益最大的依旧是中上产,买好的贵的房子不仅是住得好,有面子,更主要是学区好(Why Achieving the American Dream Depends on Your Zip Code,美国数据表明,学区好跟房价,房地产税,平均、中值收入基本是一回事儿。故此,抬高房价不是坑自己,而是保护自己,提高了房价就是给他人制造门槛,让他们进不来。
 
美国的整个教育体制就是为富人服务,给穷人设门槛,奖学金、补助改变不了生源的分布,只是块遮羞布。
 
现在圈子里有人爱子爱女心切,想走捷径,有什么更不道德的吗?不就是运气不好被逮着了吗?
 
再看看现在升学补习打包。升学就是个轰轰烈烈的产业,虽说是绝大部分是白人(华裔只占全国人口的2.5%),华裔很多优异子弟,但华裔参与的少吗?升学打包是中上产和高等教育产业集团联手掩人耳目的手腕,却是赤裸裸的升学门槛。
 
 
社会进步到如此辉煌的程度,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丑闻?其实这是人生的一部分。很久以前讲究的是血统,即使大大进步的中国风气,也有亲亲有别这个说法,后来成了任人唯贤,这是一大进步,但这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权贵阶层是任人唯贤,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因贤而任,这就出现了任何一个权贵都有可能被排挤出局的情况,这才导致任人唯贤成了精英政治,权贵们会采用一切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
 
以前生存是最大的危险,现在平等是最大的危险,平等就没有权贵,没有权贵那大家的聪明才智怎么发挥?
 
所以父母不择手段保护子女,不是不道德,而是世道太狠。
 
招生丑闻的冤案,不是这群人过了道德底线,而是这群人把已经触及众怒话题推倒的前沿,让大家下不了台。老实说,如果他们钱真是多得不得了,就不会用词下策了,堂堂皇皇捐个学位就行了(瞧瞧总统他老人家一家子),还给祖宗里牌坊。
 
这才是丑闻。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