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心目中的《花木兰》,哈哈
文章来源: 步可妮2020-09-07 10:54:31

长周末从手机上看了迪斯尼的《花木兰》,感觉这是一个完全被改写了的故事,里面的老百姓尤其是女人的化妆也奇奇怪怪,象是日本剧,巫婆和反角也是典型的西方童话。好像要颠覆我这个从小就听过“木兰替父从军”故事长大的中国女性的认知。应该说迪斯尼《花木兰》只是西方人心目中的花木兰。

全剧从头到尾由一个字“真”字串起一根线,贯穿了西方人的价值观:做人要诚实!

一个女孩子装扮成男人混入由男人组成的军队里,这就产生了现实和价值观的戏剧冲突。木兰使用的父亲的剑上刻了三个字:忠、勇、真。木兰军队的宗旨强调的也如是。木兰忠诚于国家,也勇敢战斗。毫无疑问的是她违背了“真”这一宗旨并有可能被逐出军队或者被处决的。所以,木兰为此纠结痛苦,甚至试图向将领“坦白”;在巫婆揭穿了木兰的“谎言”后,木兰为了“真”毅然摘下头盔护甲,还以女儿之身投身于血肉横飞的战场。这些情节已经超出了我幼时的想象范围。那时我脑海里烙下的更多的是另一个字:“孝”。影片里也有花木兰在军中男人堆里的细节描写,也有战友得知她是女儿身后的爱慕表现,但都差不多一笔带过。

当然,影片结尾处还是照顾了一下我的感受,就是皇帝赐了一把新的刻有忠、勇、真三个字的剑给木兰,以弥补木兰在战场上失去的父亲的那把剑。这把新剑的背面,多了一个“孝”字。哈哈!作为一个在东方西方都生活过的我,还是很欣赏这部迪斯尼的《花木兰》的立意的!既让人笑也让人泪目。

女主角花木兰扮演者应该说还是演的把我带入戏了的。女扮男装的妆在形象上有点吃亏,但正好凸显了演技。

有机会还是想在大屏幕上再看一遍那些镜头和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