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他弹起了 “ 都塔尔 ”
文章来源: 南岛水鸟2017-05-05 05:41:51

那年,我和同学一起,从南方到西北,从乌鲁木齐向西沿着丝绸之路走,见识了很多在都市生活中无法想像的人和事,从中领略着新彊特有的风土人情。

感觉在那些日子里,新彊的少数民族热情友好,民风朴实,和汉人的关系和谐。虽然我们是汉人、学生,但一路上没有受到恶意对待、或阻拦、或敲诈。我花钱你为我办事、而且把事情办好;不花钱也会得到意外的服务、或者帮助甚至不劳而获。我们在旅途中不断地学习和分享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谊,并且享受到穷游的乐趣。

记得有一天早晨搭顺风车,行走在草原的公路上。见不远处有几个毡房(蒙古包),周围有一些人三、五群地围坐着,还传来了欢笑声。我们很好奇,当即下车走向热闹处。

那天刚好是周日,有些维吾尔族人在草地上聚会聚餐。见一些女人在弄吃的、煮奶茶什么的,小孩子在身边玩耍,男人们在围着放有食物的地毡席地而坐、把酒欢谈。

我们走到他们面前,他们什么都没问,只向我们点头举手做出表示欢迊的动作。一个男人用口音很重的普通话对我们说 “来,坐下!”。当我们学着盘腿坐下,那个男人又笑着抓起一把干果、“酸奶疙瘩”放在我们面前说“吃吧”!这时,坐在中间的一个帅哥,从身后拿出一把长柄 “都塔尔” 琴放在胸前,他用维吾尔族语说了些什么,然后低头看琴片刻,右手五指就开始在两条弦上拨弄,几个音符就从他的指间弹出。

琴声起,弹琴人边弹边唱,其他人不时地随声附和或合唱。听着这些很有新彊民风的歌声,看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欢快的笑容,和嘹亮的歌声,我们很快就被感染了,禁不住边拍手边随声哼了起来…。

在异地它乡,在阳光下的新彊草原上,几个学生和这些热情的少数民族男女,共同度过一个欢快的周日。此时此景这种天伦之乐,对于当年的我们 —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南方都市人来说,是一件多么美好又奢侈的事儿。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 “酸奶疙瘩”,是一块块用酸奶做成的疙瘩、再晒干而成的新彊少数民族的食物,健康又营养。疙瘩的颜色微黄,吃起来很有韧性又有嚼劲,入口时味道酸,却富有奶香味。对不是当地人来说,开始吃时不太习惯那种酸稍硬的感觉,但多吃几次后,让人禁不住吃完了还想吃,听说还会上瘾的。

     “都塔尔”(波斯语“dutar”)是新彊少数民族的一种两弦乐器。演奏时右手五指并用,或拨或挑,或挑或扫,弹奏出来的琴音声音虽小但音色却很柔美,“都塔尔”的琴声清脆、悠扬,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钟情的、唯一的指弹弦民间弹弦乐器。其特点是音量小,多用于家庭宴乐,很少在盛大场合出现。(乐器资料来源中国网)

 

*** 请看前文:

天上人间果子沟

http://如梦似幻 — 在夜色中骑马

 

 

*** 我的速写画:

 

 

*** 当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