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锵锵三人行》挑点刺
文章来源: 维立2015-03-12 09:53:50

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是最近爱看的一台电视节目。该节目每次邀请两名嘉宾,与主持人一起围桌而坐,就社会热点话题天南海北地聊天。因为主持人和多数嘉宾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跟我接近,分析问题也到位,主持人又诙谐,我觉得这台节目很对胃口,一口气看了几十集都没看腻。

既然是喜欢的节目,就少不得要挑点刺,来帮助它提高,况且这个节目确实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骨子里有些轻视女性。这一方面体现在聊天的言辞偶有对女性不尊重的地方,尤其是主持人窦文涛时不时会冒出几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来,另一方面也是更大的纰漏,则出在女性嘉宾身上。

像社会上的大多数舞台一样,《锵锵三人行》也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不但主持人是男性,嘉宾中男性的比例也比较高。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除了偶尔出现一两个生面孔之外,该节目基本上有一班固定人马,而那几个常上节目的男嘉宾,都是一些活跃于两岸三地知识界文化界,著作等身、忧国忧民、读书破万卷、学问大得不得了的厉害人物。其中一个是被誉为“新香江四才子”之一的梁文道,另一个是在香港做文学教授的许子东,还有被李敖称为“比我李敖更了解李敖”的马家辉。除了这几个常客之外,其他出现比较频繁的嘉宾,像王蒙、马未都,也非常不错。

主持人窦文涛当然也不错。据说人们把窦文涛、梁文道、许子东称为《锵锵三人行》的“铁三角”,并说梁文道是“渊博”,许子东是“刻薄”,窦文涛是“轻薄”。我觉得说梁文道“渊博”绝对是实至名归,说许子东“刻薄”完全是无稽之谈,对窦文涛“轻薄”的评价则介于两者之间。他有些玩笑开得有轻薄之嫌,表明他的品味尚有可以提高的地方。但他把握话题、穿针引线的技巧非常娴熟,人也很幽默,而且见识也算广。虽然他往往把嘉宾摆在专家的位置,他自己对很多话题也谈得相当有趣。

女嘉宾的水平就稍逊一筹了。经常露面的女嘉宾中,查建英是我很尊敬的人物。对查建英的学问我是不怀疑的,但不知道是不是性格和作派的原因,她的锋芒比不上那几个男嘉宾,她的谈话,无论是深度,脉络,还是娱乐性,都比那几个男嘉宾差;还有一个女嘉宾叶檀也还可以。我以前不知道这个人,是看《锵锵三人行》才认识她的,是个财经评论员,看得出来是有专业知识的人,说起话来还有些分量。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其余女嘉宾就基本上是一些美女主持人和模特了。我这么说,一点没有贬低那几个女嘉宾的意思。其实上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模特儿都是些才貌双全的人尖子,除个别人外,也都算伶牙俐齿。但跟男嘉宾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她们熟悉的话题不外乎两性关系和新闻时事,而男嘉宾们则不管是文学,体育,宗教,还是政治,经济,历史,都谈得头头是道。即使是两性关系这些女性的拿手话题,女嘉宾们通常也不如男嘉宾们谈得精彩。聊天要聊得好听,一是要有道理,二是要有味道。平时朋友们侃大山就是如此,做电视节目这更是基本要求。而一个人的谈话是很能反应出他/她的知识学养的。一个人是否见多识广,是否思路清晰,是否有内涵和深度,几句话就能听出来。即使几句话没听出来,看了几集电视节目以后也完全暴露。

以前常听人说,读书写文章要“厚积而薄发”。也就是说,要多看书,多学习,多积累知识。等知识多到脑子里都装不下了,快要溢出来了,再抒发心中所悟,才会写出有趣的文章。聊天也一样。在电视节目中讲几分钟话,聊几句天,体现的是聊天者大半生的积累。那些积累比较多的人,说起话来当然更加令人回味。

我想,所有参与这个节目的制作人、编导、主持人,一定对女嘉宾和男嘉宾水平的落差一目了然。他们一定也知道,一台节目总共才三个人,如果只有两人给力,另外一个是花瓶,多少有些美中不足。之所以不去找水平更高的女嘉宾,应该不是找不到,而是又有趣又漂亮的女人太少了。男嘉宾丑一点是无所谓的,窦文涛就经常拿梁文道的相貌开些浅薄的玩笑,但观众对梁文道显然是欢迎的。而在相貌平常、见解出众的女嘉宾,和见解平常、相貌出众的女嘉宾之间,节目制作人大概认为还是后者更能得到观众的喜爱。

很难说这到底是节目制作人的问题还是观众的问题。而且我也好奇节目制作人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节目没有把女性摆在跟男性平等的位置。明知故犯自然让人不屑,毫无知觉则更加令人失望。

不过这也没什么。男女平等毕竟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在世界其他地方,包括引领世界潮流的美国,情况也并不完美。但美国与中国相比的先进之处就是,对女性的歧视必须是悄悄进行的,不能摆在台面上。而在中国,即使是在社会精英当中,即使是在所谓知识分子看的高品位的电视节目当中,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是赤裸裸的,所以中国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些差距。什么时候我们知道性别歧视不光彩了,歧视起来要遮遮掩掩了,那么我们也算朝现代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