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 - 留学生的权宜之计
文章来源: 荔枝1002017-01-30 09:59:57

我好友家去年来了个十六岁的小留,是她的侄子,就读一所私立高中的十年级。父母双双送到美国,全家先旅游了东部的不少景点,然后送他到我好友家。小留将在她家住三年,她是法律监护人,全权代表家长,照顾他的学习、起居饮食和课外活动,当然孩子爸爸会慷慨地支付一切费用。小留每年回国过圣诞节和暑假,平时每天用微信、Skype 联系,父母还答应他,凡是在美国买不到的东西,比如他喜爱的食品、中文书,他们都会随时购买寄上,要什么就寄什么。

比较80-90年代,现在真是鸟枪换炮了,这些孩子学费住宿衣食玩乐一样不愁,多么幸运!

我当年出国时,我亲戚为我安排了学费和基本生活费, 第一年他们为我预定了校园内的学生宿舍,但到校后一打听,那里的大陆留学生全在校外租房,不少在附近的几个中餐馆打工。

当时据我所知,至少有两对已婚男女留学生同居 (一方或双方在国内已婚)。那时国内的风气还不是很开放,虽然到了美国,毕竟还是在留学生圈子里来往,不免引起议论纷纷。

(为了隐私的原因,下面我把人名和地名都改了。)

小庄是个从福建来的男生,和我比较熟。他是自费,刚来时完全单枪匹马,在美国没有亲友,在这所大学也没有一个熟人,身上只有四千美元。到后他就找到校内的中国留学生协会,在副会长的租房里挤了几天。

一星期后小庄就在附近一家规模不小的中餐馆找到了洗碗和服务员的工作,先解决了本学期的学费问题(分期付款形式)。他那时真是非常艰苦,为了维持生计,每周打工三十多个小时,差不多是全日制工作了,选课都在上午。夜里十二点才下班,周末的时间几乎全在饭店度过。他和另一个大陆男生在校外合租一间房间,房间里只能放两张折叠床,日用物件全塞在床底下,拥挤不堪。

第二年他的处境稍好了一些。有一天他告诉我说,他在校内找到了一份工作,要搬到校园里来,已经找好了一套学生公寓。那学生公寓我进去过,专为研究生提供,有一间很小的带厨房的客厅,一间很小的带卫生间的卧室。当然作为在校学生,一个人住还是足够了。我正想他怎么变得那么奢侈, 他说,那公寓是以小梅的名义租的,小梅将是他的室友。

小庄出国前有个女朋友,已经分手了,所以他是标准单身。但小梅是有夫之妇,结婚不到三年,丈夫还在国内。因丈夫的专业比较偏,英语也不行,因此商定由小梅先来美国打江山、拿学位。他们的计划是,等小梅毕业后找到工作,就设法把丈夫申请出来团聚。

小梅那时已经是最后一个学期了,也就是说,她和丈夫团聚的日子不会超过一年了。但小梅一个人没有能力租这么一套公寓。以前曾和一个大陆女生合租过住处,但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不开心,所以她决定再也不要女生做室友了。这些情况,小梅都原原本本地向小庄说清楚。

找个合适的室友还真不容易,他们两人各有需求,一拍即合。

这以后我也和小梅熟识了,有时也到他们的公寓去玩。小梅在卧室睡,小庄在客厅的沙发床上睡,但两人合伙做饭,合用日常用具,我清楚记得,在他们的卫生间里看到同一只漱口杯里有两把牙刷。小庄告诉我说,他自从和小梅合住后,吃得像样多了,生活有了规律。他们合买了电视机,以及一些家具、厨具。

一对年轻男女一起生活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哪会不引起别人的议论?留学生里很快有话传开,说他们早已做了夫妻。有的从道德的角度加以批评指责,有的从感情的角度出发表示不赞成,有的从生理角度表示理解,也有的认为这是权宜之计,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安排。当然都是在背后议论八卦,毕竟这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私事,不属旁人的管辖范围。

小庄和小梅倒是很坦然,不去理睬别人的评头论足,该怎么还是怎么。这种同居的做法在生活上和经济上为他们提供了不少方便,本来就是暂时的境况,毕业后何去何从,谁也无法预测。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接受了,议论就渐渐平息下去了。

小梅毕业后就搬到西部去了,不久就找到了工作,她丈夫也到了美国,以后就过起了正常夫妻的日子,并很快有了孩子。不过我想,她和小庄合住的经历,她肯定不会主动去告诉丈夫。

我和小庄继续保持联系。小庄那时已三十出头,父母开始为他的婚事着急,要帮他在国内物色对象。他对父母说:最好找一个英语好、脾气好、能吃苦耐劳的。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为他找到了这样一个女孩。小庄的美国身份解决后,回了一趟家乡结婚,之后就把妻子办到了美国。

小庄后来向我承认说,他和小梅的确有过亲密关系,不过那不是他们合租房子的初衷,而是后来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他俩之间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他甚至吐露,有时他还很怀念和小梅住在一起的那段特殊的日子。

留学当年:我在美国打白工

留学当年:别有用心的“一帮一”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