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桥,记忆的纽带(多图)
文章来源: 荔枝1002017-07-26 06:38:29
我从小就喜欢桥,直到现在,每到一个城市还是情不自禁被各种桥梁吸引住。也许是因为桥的向上飞跃的形状、彩虹般的弧度,以及它们下面的流动的河水,设计得好的桥是城市里最美、最有魅力的建筑。而且,桥是用来走车、走人的,所以也是最日常的城市元素。我来写写上海的桥。

下面这张是我从东方明珠塔上拍下来的, 苏州河口:

由于篇幅关系,这篇我就只写苏州河上的桥,由东向西。至于黄浦江上的十座新大桥,虽然漂亮、雄伟、现代,在情感上还是有些距离,以后另外写。(以下照片有自己拍的、亲友拍的,还有我电脑里收藏的网络图片,就不一一说明了。)  
1.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在国内外知名度都很高,是1843年上海开埠后最早的一座,在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接处,通往外滩、北外滩、虹口、杨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第一代外白渡桥还是1856年造的木头桥,是几个英国商人集资所建。外国人可以免费通行,当地华人则必须付费,引起华人的不满,有人在附近设置免费摆渡船,称为“白渡”(不收钱渡河)。1876年,租界工部局在原桥外侧又造了一座木质浮桥(第二代),所有的行人车辆都可以免费使用了,这是“外白渡桥”名称的由来。

这是第二代外白渡桥,后面的背景是德国总领事馆、德国教堂:

 现在的第三代外白渡桥是1906-07造的,是上海第一座钢桥,也是最早通有轨电车的。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上海的重要地标之一。  

钢桥刚造好的时候(清末): 


下面这张,从桥上的公交车来看应该是我出国之前了,80年代后期:

这张是我90年代回国时拍的:

外白渡桥于2013年拆去,用拖驳运到船厂去维修后,再运回来重新装上。上海市民称它“休养去了”:
 

  

2. 乍浦路桥         
 
这座桥原来是开埠后一个传教士集资造的,是座浮桥,后来工部局改成木桥。因为在外白渡桥的里侧,也称“里白渡桥”。1927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我认为乍浦路桥是苏州河上最美的桥。在视觉审美上,它的设计简练典雅,弧度优美,桥上相对安静,不走公交车,行人也不很多:

 

这里要补充一下“吴淞路闸桥”。出国较早的网友可能不记得它了,因为它是1991年造的。但是它最终还是不能缓解交通问题,而且在视觉上还太扎眼,于2009年拆除。短命的桥啊。 
难看的吴淞路闸桥,不要它也罢:

 

3. 四川路桥

 
因为相距特别近,设计风格也特别相似,四川路桥和乍浦路桥被称作“姐妹桥”。它在1923年由原来的木桥改为钢筋混凝土,因为桥下有新造的邮政局大楼,一开始被称作“邮政局桥”。
 

四川路桥80年代: 


说到我的记忆纽带,四川路桥便是!上大学时,我每个周末回家要从这座桥上经过,坐的是无轨电车21路;工作时,曾每天在它上面骑自行车来回经过;也逛过无数次的四川北路。

 

  4. 河南路桥


我对河南路桥不太熟悉,很少经过那里。它是1925年由木桥改成的钢筋混凝土桥,因为那里有一座天妃宫,曾名为“天妃宫桥”。

  民国初期的河南路桥: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路桥因为桥洞太低,影响下面通船,而且桥面老旧,2006年曾被拆除重建过。为了不影响交通,在旁边临时建过一座钢梁便桥。当时我也正好回上海,看到那座便桥很吃惊,心想怎么又多出来一座桥?好在不久就拆除了。 
这是临时便桥通车、老桥还未拆除时:

新的河南路桥: 

 

 

  

5. 江西路桥


这座桥我是不记得的,因为我从来没见过它啊。它是30年代造的木桥,直到解放后也一直没有改建过。50年代,木桥破旧不堪,市政府就把它拆除了。因为旁边就有福建路桥,行人也不多,就没有再造。  

不复存在的江西路桥(30年代):  

 
6. 福建路桥


这座桥的历史有点特殊。它原来也是木桥,叫“老闸桥”。在文革期间被改成钢筋混凝土桥。文革期间谁有心思去造桥,它很快成了一座危桥,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2001年拆除。2007年新桥竣工(由于周遭环境复杂,用了四年才竣工)。  

很普通的福建路桥: 

 


当地市民都说此桥的人行引桥设计得不错: 

  
7. 浙江路桥

  浙江路桥以前有个不雅的名称:“垃圾桥”。实际上,它是外白渡桥造好后第二年造的,外型还很像外白渡桥,而且非常坚固,完全不是垃圾工程。之所以被称作垃圾桥,是因为它的旁边就是旧上海的垃圾码头,城市日用垃圾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 

30年代的浙江路桥: 

 
浙江路桥虽然狭窄,还曾通过双向的有轨电车呢。它的两头都是窄小却很重要的马路,非常拥挤,90年代及千禧年后曾有几次大改造。 
百年老桥改造后的浙江路桥: 


 

8. 西藏路桥

西藏路桥是市区另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早在1899年,租界工部局填了苏州河的一条支流“泥城河”,筑了“泥城路”,就是现在的西藏中路。记得我小时候,无轨电车经过西藏路桥时,售票员还报两个桥名:“西藏路桥”、“泥城桥”。因为也近垃圾码头,它也曾有个难听的名字“新垃圾桥”。 
这座桥对连接市区和火车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去北站坐过很多次18路电车。河两岸曾有很发达的储仓业。  

 附近的四行仓库(淞沪会战)纪念馆: 



现在的西藏路桥是2003年重造的:
  
9. 西藏路桥以西的桥


西藏路以西的桥都不在我的记忆中了,下面就从网上挑几座贴上。 

乌镇路桥:  

华政桥(华东政法大学的校园),这座桥我记得,曾和考进华政的高中同学一起走过:


中山西路内环高架桥:
 
出外环了,沪宁城际铁路桥: 
 

沪宁城铁(左两条)和京沪高铁,并行的四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