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中文学校的故事(2):给ABC讲“愚公移山”
文章来源: 费城加菲猫2017-02-12 20:11:15

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的一篇故事。因当年老毛想要让老百姓们都学做“愚公”,每天挖山不止,就讲了这个故事。后来又让林副总随便发挥了一下,成了“老三篇”之一。于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了。

故事讲北山老愚公,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门前道路迂回曲折。他为了出行方便,犯了老橛头脾气,率领子孙,叩石荷担,愣是要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一铲一铲地给挖平了。旁观的老智叟不以为然,力劝三思。老愚公的回答非常干脆:“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真是掷地有声,感人肺腑。老智叟理屈词穷,无以应对。

老愚公那“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的想法,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我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代代颂扬,无人质疑。

在北美的中文学校,愚公移山的故事当然地一次又一次地介绍给北美华裔后代。在一次中文课上,教中文课的老师,还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完,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有的说:“愚公为甚么不在山中打个隧道,这省事多了。”还有的说:“他们把家搬到山那边不就行了,何必费这么大劲。”这些想法无疑都比愚公聪明,又切实可行。

中文课的老师有了上次讲“孔融让梨”的经验,这次就让课堂像讨论会一样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快乐。最后的结论是:愚公移山,破坏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环境保护,在美国是不允许的。

千年老愚公,就这样被一群活泼可爱的美国小智叟给否定了。愚公终于成了笨伯,还要吃官司!

据说,前几年在上海电视台一档少儿节目上,主持人讲完愚公移山的故事后问小朋友:“愚公为甚么要挖山呀?”一群学龄前儿童争相回答:“因为大山底下有金币。”“因为挖下来的石头可以卖钱呀。”

我们看到的这些,是不是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来的民族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