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解放前后水上人(渔民)生活见闻…“弹船”
文章来源: 华人lee2018-02-16 07:58:33

解放前后水上人(渔民)生活见闻

解放前渔民生活见闻,解放前水上人(渔民)大部分都是文盲,小孩没有书读没有学校收他们的。解放前水上人是不能上岸居住的,水上人只能在岸边用木架把那些破烂木船支撑起來做住家,一艘艘破烂木船一艘挨一艘层层叠叠,要上岸必须船过船才能上到岸。全家老人妇女小孩就住在这种由木架支撑破烂木船上,他们在船头做饭船尾拉屎,一家老小就睡在一格格的船舱。

水上人(渔民)青壮男人都跟船出海打鱼,留下老弱、孕妇、小孩就住在岸边破烂木船上,这些居家老弱、孕妇平时也很忙碌,帮着補网、织网、挑水做饭、照顾小孩日常生活,水上人岸边的那此家居木船,全部都是船头对着岸边,他们在船尾养家禽、晒衣服、拉屎射尿,退潮时岸边人的粪便、家禽粪便到处都是,涨潮时水面漂浮着各种粪便和垃圾,水下一群群的小泥猛到处抢食粪便,所以码头和岸边小泥猛不食也罢。

渔民随着机帆大船(双拖、单拖)远洋打鱼,几个月才能回港口,小帆船近海作业也要一月半月才能回家一次,回港船只初一、十五最多,港内大小船只全部聚集在一起,遇到节日夸张一点针插不进,上岸都要经过几艘船才能上到岸。逢年过节滿海都是彩旗,整个海港热闹非常,船只也像岸上人家一样,船船都有红纸对联,彩旗经海风一吹随风飘扬,色彩缤纷非常好看,每到节日或者每月初一、十五,海港岸上人山人海,每次渔民上岸购物都买得很多,买来准备几个月海上之用,渔民很多采用以鱼换物方式正行。

渔船回港渔民也没闲着,除了到廟里烧香拜妈娘外(水上人很信神),也忙碌着正行购物補货、备足饮用淡水、補网、织网、和胶网(用鸭蛋白胶渔网,胶过的渔网能使鱼网更加耐用,网有鸭蛋白腥味容易把鱼引来,(蛋白胶网剩下的蛋黄就成了副产品,现在没有再用鸭蛋白胶网了,市场上己经见不到这种真鸭蛋黄了),渔民还要把船拖上岸上弹船,用火烧死那些寄生在木船上的贝壳之类软体物体)。

解放前我父亲在澳头小镇开了一间小杂货铺,杂货铺卖些油盐酱酣糖和一些日常用品,父亲杂货铺大部分是做漁民生意,家居渔民日常生活用品食品都爱到父亲小杂货铺购买,回港渔船也爱到父亲杂货铺进货補货,大多数漁民购物都采用记账方式正行交易,等到渔船回港后再结账,我父亲采用这种记账方式正行交易,所以小杂货铺生意还算不错,初一、十五或节日生意比较忙的时期还临时雇了一个工人,由于采用记账方式正行交易,店里永远保持着几大本又厚又重的账簿,解放后渔民解放了,漁民所欠的账一律不用还,厚厚几大本账簿变成废纸。

新中国成立水上人(渔民)大翻身,漁民得到了最大解放,也受到了政府特别优待,过去所有欠账一笔勾销,同时出入香港非常自由,政府还专门为他们在岸上建了大量渔民新村,把那些在海港岸边的破烂木船全部清除,把居住在的木船的老人小孩全部搬进岸上新房居住,小孩也进了学堂和岸上人一起上学受教育,还建立了许许多多渔民生产大队。

困难时期漁民沒有受到多大影响,他们出入香港非常自由,我父亲过去做渔民生意关系结识了一些朋友,困难时期我父亲托这些渔民朋友,叫他们把吃剩的鱼头魚骨不要丢掉晒干便宜卖给我们,所以我家在困难时期还能见到腥味,鱼头魚骨有总好过无,那时鱼是买不到的,所有的鱼都进了水产市场,由国家统购统消统一分配使用,

(总篇) 我的自述-(70年经历及所见所闻)…(想到那写到那,加加插插修修改改)

我写自己经历和一些所見所闻,我的经历是千真万确无胡编乱造,所见所闻是真是假靠各人分辨了。写自述可练脑,也可避免痴呆早到来,我文化水平有限,很多错别字,还请多多包涵見谅。

(一)(家乡篇)()(偷渡篇)()(香港篇)()(英国篇)()(谝闲传)

(70年经历及所见所闻)…老李的故事

()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家乡篇…二十年间家乡生活见闻(0/130 reads)2018-09-22

( 亲身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大锅饭、三年困难时期 )

()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偷渡篇 …三次难忘的一段旅程(0/116 reads)2018-09-22

( 第一次随流走、第二次坐船走、第三次八日八夜行程 )

()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香港篇…十一年间香港生活见闻(0/106 reads)2018-09-22

( 经历过六七暴动、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时掣水、有史以来山泥倾泻)

()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英国篇…四十多间英国生活见闻(0/134 reads)2018-09-22

( 经过打工、开外卖店及餐馆、卖水晶生涯 )

()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谝闲传 …七十多年來见闻(0/96 reads)2018-09-22

( 东拉西址闲聊七十年來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