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的正面意义
文章来源: 朱头山2021-07-09 15:04:49

关于义和团,国内以前的宣传都是正面的, 但大约是新世纪后,主流变成负面的了,成了愚蠢,野蛮的代名词。在国外,则一如既往的是负面的,"boxer rebel"是匪徒的同义词。

最近看了2003年的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觉得这部剧拍得非常好,人物刻画深刻,没有非黑即白,对那段从甲午到共和的扑朔迷离的历史,讲的也比较透彻。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谈判的那段话,非常感人,也改变了我对义和团的负面态度。李鸿章说,中国人自古都是顺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野蛮的义和团,那是被你们欺负的!你们不是想瓜分中国吗,那你们将面对4万万个义和团,连老夫也要变成义和团!

李鸿章的这段讲演(不知是演义还是真事),很可能是其谈判的底牌,确实改变了列强的态度。辛丑条约最后条款,还是比开始的条件缓和多了。德国军队本来还准备在中国再捞点殖民地,但在山西和不要命的义和团打了一仗伤亡惨重。德国司令瓦德西由此改变了对中国人的态度,他写道,“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无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想到要对付这许多刁民,瓜分的念头没了,还是留着清朝和慈禧太后吧。

邓小平在64后说服西方不要围剿中共,如果共产党垮了,中国将会一锅乱粥,难民会成亿的往外跑,局势将难以收拾。还是留着共产党的命,我们保证不惹事,几十年,中国自然而然会变成一个民主国家。“保持50年不变,50年后也不必变了!”,邓小平针对香港的说法,意思是50年后我们的制度和香港一样,当然也不必变了。邓用难民来吓人,和90年前李鸿章用义和团来吓人,是异曲同工的。

清朝甲午战争战败后,西方列强划分在满清的势力范围并增加基督教在中原的教徒,中原北部农村频繁发生宗教案件(教案),又逢天灾及宫廷权力争斗激化,黄河北岸农民与中原天主教教徒之间时常发生冲突。1900年春季冲突激化,发展为武装排外,直隶成千上万习练义和拳并号称“义和团”的当地居民动用私刑处死了大量基督教中原信徒与外来的西人,并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整个运动并无严密的组织或统一的领袖,而是一场自发的群众行动,行为矛盾而混乱。

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对义和团的态度也多次反复,至1900年6月,西方列强干预清朝朝政,要求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慈溪大怒,接受了排外大臣利用义和团的意见(这些主战大臣战后都被洋人砍了头,清朝的奇耻大辱)。义和团进攻天津租界,杀死德国公使。最终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大日本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八国组建八国联军远征天津和北京,引发八国联军之役。

此战清朝屈辱之至,八国联军本来准备花两年的时间攻克北京,结果只花了5个小时就拿下了。对于义和团,列强本来的目的,是以此为借口,推翻清朝,瓜分中国。清政府本来是委曲求全,一味退让的,但列强提出了让慈禧太后无法接受的条件。而慈禧太后手里唯一的筹码,也只有义和团了,就像她说的,至少是一百万炮灰,一人一口唾沫,也把那区区两万洋人淹死了,况且清朝还有正规军呢!

清朝整个国家烂透了,军队不能打,人民也不支持,给洋人帮忙的比支持政府的还要多。要说让洋人还有点忌惮的,也只有义和团了。虽然他们的行为看上去很愚蠢,但他们战斗的精神是不容侮辱的,给洋人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一旦洋兵落到义和团手里,也死得非常惨。

德国威廉二世7月2日发布一道命令:“你们知道,你们面对一个狡猾的、勇敢的、武备良好的和残忍的敌人。假如你们遇到他,记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战俘。你们要勇敢地作战,让中国人在一千年后还不敢窥视德国人”。德国和中国历史冤仇不多,杀义和团是一个,而义和团也让德国人接受了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恐惧,以后是德国人创造了“黄祸”一词,想到义和团就想起古代的成吉思汗和阿提拉等黄种魔星。

列强到了印度是不一样的景象。印度种姓制度里的高种姓刹帝利,都是白种雅利安人,看过印度电影“白虎”就能理解印度的种姓制度,对白人视之如神。所以英国人到哪里都带着印度人,那是个天生的奴仆民族啊!可中国人不一样,根本不觉得洋人有啥尊贵,“男不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皆发蓝。",抓到洋鬼子杀得他们妇孺不剩,白人谁敢让中国人当仆人?现在在西方职场里,在白人当家的公司里,中国人永远斗不过印度人,这是有文化渊源的。

所以,义和团也不是一无是处。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弱者要生存下去,没有强劲的武器,只能依靠虽然愚蠢但不计后果的坚定了,就像现在强大的美帝被塔利班打败了,义无反顾地跑了。义和团就是中国的塔利班,他们愚蠢,他们野蛮,但真是他们,使得中国免除了像印度那样被瓜分的命运。就为了这点,也还是要对他们表示一点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