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的故事(58)- 大学毕业
文章来源: 随缘无我2020-09-18 11:20:17

青云的故事(58)- 大学毕业

身体欠佳的青云,四年大学却整整喝了两年半的中药,但它一点不影响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青云象吸尘器那样努力地吸收各学科知识,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各种课题研究,与所有学科的老师教授保持着良好的互动。物理系陆教授把青云介绍给他全家,过年过节也常把青云邀去一起吃饭。毕业课题组的袁教授更加喜欢青云,常常找青云足膝谈心,交谈内容早已超出学习或课题,更多的是生活和未来,她象母亲那样关心着青云的成长,温暖着青云的心。

青云与同学们相处盛欢,同窗好友互相照顾相互依存,每天都是崭新又开心的一天。文艺队的活动更增添了生活的喜庆与欢乐,也因为常常表演手风琴独奏,青云在大学也是小有名气的。

大学生活是值得留恋的,多少个傍晚,青云掩卷沉思,望着窗外,天空霞光万丈,每一片梧桐树叶都是金色的,尤如梦幻般的青春,遐想着自己也会有一金色的未来。心情忧郁时,青云找闺蜜漫步于校园,倾吐家中的悲怆和凄凉,一扫心中的爱恨情愁。心情欢畅时,青云欢步跑至教学大楼顶层,俯瞰校园,做一会功课,玩一会乐器,与文艺队伙伴们吹拉弹唱,潇洒自在。

快乐的日子一向过得很快,转眼就要毕业了。听说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会被分配去本市科研单位,其余的去外地城市。许多同学都想方设法积极争取留在本市,青云一点不在乎反正无牵无挂去哪里都行,结果幸运地被分配到本市部级设计院,离家仅半小时車程。

迈出校门,你将从童话世界,步入现实世界。学生模样的青云,穿着退色的两用衫,外表青涩而朴素,认真工作的模样严肃又恬静,只有那灿烂的笑容给人一种和睦和温馨的感觉。

七十年代的中国电脑软体设计尚属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国所有的主要行业,化工,机械,电力,冶金,等都急需电脑软件设计人員,青云有幸踏入了这个专业。青云一进入院里就融入部里新课题开发,站在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与同事们一起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能把没有家的生活过好是坚强,能把日子过成诗的是人的本领,能感受到除了金钱以外带来的快乐,是工作、眼界和知识。

青云大学刚毕业时只有每月四十五元的工资,所有的所有都要从这工资里出,节俭是必须的。早上一两馒头半分乳腐,青云天天如此只求填饱肚子;中午一毛钱的伙食,小锅菜一毛五分,可以吃一块大排,一碗汤,外加蔬菜和二两白饭,青云却从不肯尝试,中饭就定格在一毛钱的标准;晚上,中午的剩菜大杂烩七分一份并含二两白饭,一毛钱一份的就可以吃现炒的小菜,青云雷打不动地选择七分钱的晚歺,傻到自己都不知道这样节俭,这么会过日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尚未领工资青云就列了一个购物清单,排在首位的是真丝围巾,那条在小学表演节目时被同学丢失的后妈的围巾,第二位是一部可节约时间又便于上下班的自行车,第三位是一块手表,那个年代每个上班族必有的手表....

青云将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条真丝围巾,比后妈那条六十年代的好看更多,无论从图案设计还是颜色搭配上,虽然爸妈已经搬走了,未知何时才能亲自补还,但这是自己发誓要还给后妈的围巾,不敢也未曾忘记过,象人生的重要必做亊情一样。只是苦于没有办法将围巾拿给后妈,从邮局寄没有地址,由父亲转交也因父女见面是约法三章之一而需保密,一时还沒想出还丝巾的好主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