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的留言又让我想起一段往事
文章来源: 淡淡的日子2023-12-15 06:33:35

因为吃Costco的柿子想起了小时候在四十七中学生活时的一些往事,有网友在评论里提及鹫峰,提及北安河,提及村民糖醃的玫瑰花瓣,这让我又想起了我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挑战,那也是发生在那段时间里。

    我八岁的时候跟妈妈转学到北安河小学上三年级,一学年之后转眼到了暑假。暑假期间不是我和妈妈回到师大的家里住,而是爸爸搬来妈妈的宿舍和我们汇合。之所以选择三个人挤在小小的宿舍中过暑假,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安排妈妈在暑期里开办了补习班,另一方面是因为鹫峰山脚下的这一片净土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山区本来就比市区里凉快,而四十七中的校园里又是果树成荫,草绿花香,这就更让人在炎热的夏季流连忘返了。不仅爸爸来这里小住,而且妈妈的侄女也从天津来这里度假了。在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妈妈决定要来一次登山之旅,用美国人的话说就是Hiking。

    这次短暂旅行的目的地是距离鹫峰四十里的妙峰山,时间定为一天往返,参加的人员为七元女将。年纪最大的是妈妈,最小的是我,还有妈妈的侄女,宁宁姐姐以及我的三姨,小姨,和妈妈闺蜜的两个女儿,怡姐,菲姐。除了我不到九岁,属于未成年,其余的大大小小的女人们都二十岁往上了。爸爸虽然数次被诚挚的邀请参加,但他对“党代表”这一角色丝毫不感兴趣。

    出行之日定在八月末的一个周日,因为往返要走八十多里山路,妈妈认为早上四点就要出发,所以所有人都提前一天到四十七中集合。好像无论什么年代,女人们聚在一起不是购物就是做饭,她们这些女人也不例外,周六一见面就开始张罗着做第二天带的干粮。不过忙乎半天,似乎也没做出来什么新花样,不过是芝麻酱糖饼,煮鸡蛋,韭菜盒子,还有小卖部买的风干肠,榨菜丝,和几大瓶茶水。

    我还记得周日早上天不亮就被妈妈强行“开机”,迷迷瞪瞪的跟着大部队出发了。虽是盛夏,但山中的凌晨还是有些凉意。摸着黑,妈妈带着我们几个穿过静悄悄的校园,沿着山间小路直奔鹫峰。现在想想,也就是那时候的社会治安很好,否则一名中年妇女,带着两名少妇,三名青春靓女,一名未成年女童,这得多招眼,多不安全呀!很快我们就到达了鹫峰山顶,没做任何停留,一行人没头往西,直奔第二个目标大觉寺。

    大觉寺离鹫峰不远,又称大觉禅寺,始建于辽代,时称“清水院”。金代曾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一,后又称灵泉寺。明宣宗于宣德三年重修,赐“大觉寺”之名。寺院依山而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林茂泉清,景色幽美,早在辽金时就是有名的风景区。那里古柏参天,翠竹葱郁,除了寺院的建筑之外,最富盛名的就是其中三百年的玉兰和千年的银杏树。当时的我对大觉寺已经不觉得新奇了,因为春天去看过寺前的白玉兰,秋天也踩踏过满地的银杏叶,而夏日清晨的寺庙除了静的出奇,没有任何值得观赏的东西。不过,到了大觉寺,我仍然感觉非常开心,因为那时正好太阳出来了,我们可以就地休息吃早饭了。早饭是每人半张芝麻将糖饼,一个煮鸡蛋,榨菜管够,茶水也还温热。

    离开大觉寺,七个人兴致勃勃的继续往西走。那时的我不到九岁,细胳膊细腿精力超级旺盛。虽然最小,但却一直蹦蹦跳跳的跑在最前面。不记得走了多长时间,只记得越走越热,越走越慢,沿途起起伏伏,蜿蜒曲折的都是山间小路,开始我们对周边的风景还有兴趣欣赏点评,几个小时以后就只剩下机械的往前挪步了。妈妈一直严格的管控着包中的干粮,休息时喝水可以,但不让我们吃东西,因为没到午饭时间。

    好像就在一瞬间,七个人同时停住了脚步,因为我们都闻到了一股甜腻的花香。那时正值中午,清晨山间的凉爽早就荡然无存,那股香气是伴随着阵阵热浪向我们袭来的。我们不仅闻到的花香,而且还在耀眼的阳光中看到很多蜜蜂和蝴蝶。妈妈说:我们到玫瑰谷了。早就听北安河的村民们说过山间有一片野生的玫瑰园,人称“玫瑰谷”,但我们谁也没来过。没想到就在我们人困马乏的时候,却有这一望无际的野玫瑰来给我们提神了。妈妈当即决定,就在玫瑰谷吃午饭。    

    玫瑰谷里一眼看不到头的野生灌木确实是玫瑰花,但并不是像我们家里养的玫瑰花那样艳丽多彩。野生玫瑰的花朵小,花瓣层次松散,颜色也比较单一,多数是粉白色,偶尔看到一两株粉红色的玫瑰,花瓣上也布满了虫眼,让人看了不禁心生遗憾。玫瑰谷留给我的印象不是绚丽多姿的花朵,而是韭菜盒子的鲜美和风干肠的油腻。不过与我的务实比起来,人到中年的妈妈却是务虚的,她摘了一大包玫瑰花,说要回家放在瓶子中熏香。

    从玫瑰谷到妙峰山好像又走了两个多小时,我只记得七个人到达妙峰山的时候早就没有了任何兴致,只是匆匆的看了一下时间,一直都在担心天黑前赶不到家。基于这个担忧,虽然大家都已经累的抬不起腿,但谁也不敢坐下休息,而是马不停蹄的往回赶了。

    回程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就只顾着低头赶路了。可是这么赶都没在天黑前赶到家,而是在到达鹫峰前赶上了雷阵雨。快到鹫峰的时候其实时间并不晚,也就是6点多钟,但漫天的乌云却让天提前黑了。夏日的雨说来就来,不仅下雨而且还电闪雷鸣,不客气的雷公雷母夹杂着倾盆暴雨让我们这些女人花容失色,嗞哇乱叫着在雨幕中向山下狂奔。妈妈一手拉着我,一手拿书包挡在我的头顶,一边跑还一边喊她们几个小心脚下地滑,千万别摔筋斗。整个旅程就在这猝不及防的雷雨中惊慌失措的结束了。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我们这几个人聚在一起,聊起当年的那个夏日的登山之旅时,总是会重点讨论最后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感叹女人们遇到突发状况时是多么的不顾形象,然后会“嘎嘎嘎”的笑作一团。

    这段小小的记忆一直被我珍藏在心底,不只是因为大觉寺宁静的清晨,玫瑰谷扑鼻的花香,芝麻酱糖饼就榨菜丝的香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中奔跑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妈妈对我的夸奖。自那次登山之后,一直到我长大成人,不知多少次妈妈在家里家外,人前人后提及此事的时候都会说:“往返八十几里山路呀!不到九岁的孩子,跟着我们溜溜走了一天。从早上4点多到晚上7点多,愣是一声累没喊。”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挑战,但我很清楚自那以后,我这耐磨的性情就板上钉钉了。后来的人生里无论遇到什么事,我用的全是一招儿:死磕。

    一段段往事就像魔术师从袖口里抽出来打着结的彩旗,一段接一段,一截接一截,丝丝缕缕,连绵不绝,色彩斑斓,历历在目。下一段回忆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