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1 - 40年前在大学天天吃猪肉
文章来源: 林向田2019-09-08 10:18:36

最近一段时间猪肉问题经常成了新闻,猪肉涨价,猪肉限购,保证猪肉供应等等。看了这些有关猪肉的新闻勾起了40年前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在大学天天吃猪肉的回忆。为了年轻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段回忆需要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

我是1978年3月在沈阳上的大学。当时文革虽然结束了一年多,人们的物质生活与文革期间没有多大的变化。猪肉还是凭票供应好像是一个月一人半斤。沈阳人都知道“陈三两”,文革其间陈锡联是辽宁党政军一把手,有一段时间沈阳只供应每人三两油,陈锡联由此得的外号“陈三两”。从“陈三两”大家就能看出当时沈阳的副食供应是非常差的。我们大学第一年的伙食也是非常糟糕的。早餐是玉米面糊加窝头或黑面馒头(没有在东北生活过的人很难理解黑面馒头,黑面馒头并不是黑面粉做的,是差面粉做的,馒头的颜色不白)。中餐是两个馒头加一个炒菜,有时炒菜里会有几片肉。晚餐是高粱米或玉米碴子加水煮菜(有时菜里会有几片肉)。

有的人可能要说了,你们吃的都是五谷杂粮多健康。当时我们每天都吃这些五谷杂粮,我们(特别是来自南方的同学)想吃的是肉,细粮(大米,白面)。那时的五谷杂粮和现在人要吃的五谷杂粮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现在每天都可以吃大鱼大肉,五谷杂粮才变成了健康食品。就是在这样的伙食条件下度过了我们第一年的大学生活。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们是凭饭票吃饭,一个月的饭票好像是19元,不论食堂的饭菜好坏都用同样的饭票。

1979年春节返校后开始第二年的大学生活。返校后学校食堂的伙食明显改善了,每天中餐和晚餐的菜里都有肉,而且比78年多很多,不太能吃肉的同学都吃不完。这样每天有肉的伙食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吃了一个多星期后,大家就开始有疑问了,突然来了这么多肉是哪里来的? 我们的饭票并没有多花钱,再说,就是多花钱也买不来这么多肉,因为市场的肉还是凭票供应的。渐渐地传出了消息,我们吃的肉原计划是援助越南的肉,跟越南开战了,这些肉当然就不能再运往越南了。不知道是哪一位中央大领导发善心把援越的肉都调拨到了沈阳(也可能还有东北的其他城市)使我们差不多是免费吃了一个月。

这件事还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只要少援助别的国家,自己的人民就会过得好一点。少一点国际主义,多关心一点自己的百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