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让我了解陆战1师长史密斯
文章来源: 林向田2021-10-08 06:27:47

《长津湖》本想欺骗世人煽动仇美,却不料引发探寻韩战真相热潮,网上源源不绝的文章揭露出那场战争的真相。一部抗美神剧引发了那么多人对这场战争、对长津湖之战历史真相的挖掘,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美陆战1师从第九兵团15万大军重重包围中成为漏网之鱼,原因何在?美陆战1师能顺利突围与师长奥利弗·P·史密斯(Oliver Prince Smith)的指挥密不可分。

1 史密斯其人

史密斯1893年出生于德克萨斯,后迁居加州。他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16毕业(志愿军20军是参战的三个军之一,军长张翼翔1914年出生15岁参加红军)。1917年任预备役少尉,驻关岛海军陆战队。1944年3月,任陆战5团团长,策划实施了维劳梅兹半岛登陆战,4月升任准将副师长,9月策划佩莱利乌岛登陆战,接着参加了贝里琉岛战役。1945年3月,史密斯和美陆战1师参加了冲绳战役。

2 史密斯正确判断有大量中国军队

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骄横地判断,入朝中国军队总兵力不过三、四万人,在战略上不过是象征性的,战术上也仅仅是保护丰满水电站等有限目的,因此决定发起“总攻势”,以美第8集团军在西,第10军在东,发动钳形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试图一举消灭在朝鲜境内的全部志愿军和人民军,争取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但是务实的史密斯却判断,中国部队肯定不是麦克阿瑟所说的“小股部队”,能在黄草岭阻击美陆战1师7团2个星期,绝非游击队和小部队所为。史密斯早就察觉到中国已经大规模干涉朝鲜半岛的战事,而麦克阿瑟的做法将把美军拖入地狱。

史密斯是一个果敢却又审慎的将领,早在仁川登陆后就不像远东美军最高司令长官麦克阿瑟上将那样得意忘形,对饮马鸭绿江的冒进战略更心存疑议。十来天前,在麦克阿瑟催兵北进之际,他当即对在这种易遭伏击的地形中孤军冒进表示了不同意见。异见被驳回后,他擅自把向北急进的命令改为试探性进攻。他的顶头上司、东线最高司令长官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对他的蜗牛步深为不满,飞来督战。

3 史密斯违反军令建设临时机场

环形阵地中,修建一条简易飞机跑道,这是陆1师师长史密斯少将远见卓识的杰作。刚抵下碣隅里,就下令修建一条简易机场跑道,并把自己的忧虑传达给部下。每当夜幕降临,下碣隅里开始受到攻击之际,机场施工现场却灯火通明。即便在最紧张的混战中,跑道施工也没有停歇。12月1日,也就是陆战1师主力撤出柳潭里那天,一条长度不够的简易跑道终于完工,第一架C―47运输机试验降落。美军双引擎运输机频繁起降,运来大量急需药品、物资和500多名伤愈归队的官兵,运送了4000多名伤员。

在古土里建设的临时机场,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12月7日到9日,这个简易机场运走了440多名伤员,大大减轻了撤退负担。

4 坚持从陆地有次序地撤退

见形势急转直下,陆战1师已深陷全军覆没之险地,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飞临下碣隅里,命令陆战1师尽速后撤,甚至不惜扔掉一切重装备。史密斯回答了两条:第一,撤离速度取决于后送伤员的能力;第二,决心战斗到海边,带回大部分装备。抢运伤员高潮中,空军少将威廉姆.丹纳飞抵下碣隅里,提议把陆1师全部空运出去。史密斯根本不予考虑:倘若空运过程中受到猛烈攻击,部队将遭到重大损失,况且,车辆火炮坦克等重装备无法带走。还有最重要的两点:掩护机场的一个连队撤不下来,南边古土里被围困在公路上的一个营也无法救援。陆1师还是要沿着公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杀出去,带上所有的装备,接上古土里的孤军一起撤到海边。

长津湖之战,美军陆战1师不但突破9兵团15万人的重重包围,更难能可贵的是陆战一师还掩护了默默跟在后面的9万多朝鲜难民成功撤退,他们都成功逃脱了北朝鲜,不得不说是现代陆战史的奇迹。9万名居民从朝鲜兴南港南撤,其中包括包括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文在寅本人便出生在巨济岛。文在寅说“没有长津湖战役,便没有兴南大撤退,也就没有我”,他向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致以敬意与谢意。

这是几天前的【今日金句】,打仗的成了冰雕,指挥打仗的成了反革命,只有拍电影忽悠粉红的发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