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博客评论“现象”想到的(一):我们为什么阅读
文章来源: 土豆-禾苗2017-11-16 08:33:45

我们为什么阅读

由博客评论“现象”想到的(一)

热闹了一周,该冷静下来了,大家累不?

看到子乔出文了,在看了几天对攻型文体后,终于看到具象化的建议型文体了。今天就借题发挥一下,其实这篇胡思乱想的大部分是在9月中写的,当时写了一半作罢,一是因为会得罪所有作者/读者,二是又有清高之嫌疑。现在看到子乔的那句话,觉得就利用一下这对骂声过后的片刻宁静,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笼统勾画一番贴出来,供大家咀嚼一番,不合口味即可吐之。

子乔建议: 其实我一直主张应该第一,每篇文章附上作者的名字,第二,不重复计算点击率,同一个IP点多少次只算一次,但我不知道文学城为什么不这样做。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子乔是想用物理手段引导/分流读者,以减少碰撞概率,或减轻对数字(点击率)的敏感度。如同马路行人道上的各种分流管理(?)。

土豆觉得这些技术问题理论上都做得到,但估计不会有效果。因为土豆觉得读者群体的心理因素会起着更大作用。刚进城时,其实对各位名博主都不了解,至少那个时候自己还可作为一个纯局外人观察城内人文现象,结果发现有明显的“蜂群”现象,即便文章上并没有附着作者名字,读者们也早已自成一窝,这群的不去那群,那群不来这群。一群的骨干上传一文后,不用半天便马上“沙发”“好文”“好文笔”“写得好”等等,也可能是一大堆很虚很空的批判用词,“无聊”,“肤浅”,“一派胡言”,“胡说八道”,“哗众取宠”等等,至于发这些评论的原因,其实与博主的“此篇”文章基本无关,而是“作者”与“读者”长期以来形成的关系体现。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大家对不熟悉的博主文章往往会只读不评,更多的则是基本不读,(假如点击量真实的话)。

怎么会形成这种现象的呢?这里又产生一条时间线索与量的累计。

回忆以前国内的脑白金广告,再怎么被大家说烂并遭谴责的广告,由于其狂轰滥炸式的播放,却能影响全国民众的大脑,带动消费群的跟风效应。这就是社会行为心理的有趣现象。文学城中同样也是。比如在某段时间A天天发稿(还真的得是天天发稿,注:发稿量本身没什么错),如果其文章标题讨巧,内容亲近或敏感,则会快速引来点击率,接下来这群读者又会细化几组,喜欢博主的则注重文中的金句妙言点赞沙发;而对文章中另一部分内容感冒的则有人离开,有人继续观察甚至做记录备案。

想一想火山爆发的过程,想一想地震形成的原因,很类似哦。

平时看博文,可以观察到作者的很多方方面面,有时也感觉到一些作者的一些“不一样”的心理特征;但一旦到了“爆发点”,呵呵,也只有在爆发点时,倒是可以更多了解评论者的特点,有豪放的,有带正义感的,有和稀泥的,有颠来倒去越读越糊涂,越读越好玩的。确实好玩,谢谢大家。

这里设个虚拟环境,极端的假设:大家都回到1926年,购得一本《我的奋斗》;或者回到1949年,读了《1984》。想象一下你会是个怎样的读者,你会做出什么反应。

跳出文学城,如果再扩展看看我们社会的各时期各领域各阶层,似乎都有这样的现象,我们人类一直会说自己是对事不对人的,但当你进入某个群体时,你会发现大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人”或“站队”,最终不知不觉都在“对人不对事”。文科理科分流,男女分组,黑人白人死扛,左右对扇,云端之上巨富人群的不屑一顾,等等。人类一直在不自觉地按着一个古老模式在运作,同时也一直暗存着一个战争与和平的周期性,文学城就是。

写到这里,嘎然停笔,不写了,跳跃得太厉害了,土豆不写了。土豆提问:我们为什么阅读?我们的阅读习惯如何?我们如何对待评论?

在文学城游手好闲两个月了,土豆在很多私人领地(你们真的认为博客是私人领地吗?)留下了爪印,一不小心也嘲讽戏谑了很多博主。记得第一次留言还是在子乔家的红楼,土豆留下了“茴字有几个写法”,子乔回曰“欢迎新人”,暖流啊暖流;还有一次是针对莲盆籽,莲盆籽留下一句“半途又被土豆绊了一跤”,可爱至极。其他针对cng大哥的就不说了,今天这里赞扬他一下,给大哥一个大写的CNG,知足哦。

前几天,被一位很恬静的网友戏称温暖牌土豆,土豆惊喜,一直用奶名混的现在居然有了注册商标,下一步就是上市了,多好啊,但自从看到大家为鹅牌打得不可开交后,土豆又变得谈牌色变,现在不仅把自己衣服上所有的牌子剪了,也把手机(日系)车子等暴露在外,容易形成鄙视链对象的牌子用胶布给贴了。

博客里可以找到一切,博客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呵呵,大家周末快乐。

追加一段:

9月第一次有写的念头,但写到一半就不想写了;其实昨晚也是,一半时又不想写了。刚开始动笔时确实是有明确目标明确针对性的,但写着写着,其实转为思考自己的行为了。 

阅读像呼吸。很形象的比喻。但一般论,呼吸是随时随处无选择的;而同样作为自然需求之一的阅读是有主观选择性的。问题就在这里,你真的以为自己是在做主动选择吗?土豆越来越怀疑这点了。如同你进入一家大卖场,只想买一样东西,或者只想逛逛,但往往会大包小包地走出商场,回到家自己都不明白当初怎么这么糊涂。 

我们的“阅读”,其实是被某种什么东西指向性操控的,虽然最基层的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从众的部分却占着70%,土豆猜的。上阶段石黑得奖,大家就谈写石黑就是一个例子;那年代,虽然没强迫,但很多人还是会排队买毛选,也是一个有趣的例子,(你可能不认同)。这里又可引出客观导向与主观导向的问题。 

总而言之,有些怕怕的,我的大脑其实早已不是我的了。 

写得很乱,想到一句写一句,以后有空再慢慢整理吧。如果谁对这个心理导向问题感兴趣,希望写出来,或者把土豆这里写的拿去用也可以。土豆只是想启发大家一下,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自由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