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六四经历和对六四的反思
文章来源: 我心依旧20082019-06-03 10:46:46
六四那天凌晨,我依然在北京的一所高校读书,当时北京高校已经罢课声援广场学生,因无学可上,许多外地及北京本地同学已经回家,我还留守在学校,当时广场上也有好多是北京以外的高校来声援学生的。
 
六三那天傍晚,广播里一直广播,叫北京所有学生,市民不要去广场,否则政府要采取一切措施,当时的想法就是政府有可能动用防爆警察,部队用警棍,催泪弹清场,学校里也有许多学生去声援,六三傍晚时也想去,也想拍一一下那个广场中的中央美院临时做的自由女神像,知道一清场女神像肯定会被摧毁,也知道最后学生肯定搞不过政府的,毕竟人家有枪,棍棒,催泪弹。
 
六四凌晨,一阵枪响,划破了宁静的夜晚,我连忙到校门口看,远远看许多军车从校门口经过,学校的国外教师 ,留学生一听枪响,都卧倒,我们国内学生倒是不卧倒,只是远远的看。
 
看了一阵,就回来宿舍看书,听新闻,整个夜晚,都可以听到一些枪声,心理七上八下的,为广场的学生担心。
 
到了凌晨,宿舍楼内一片噪杂,急忙奔到楼下去,随着人群到学校操场去,回来的都是学校广场绝食,静坐的校友,一个个衣衫褴褛,惊恐万状,告诉我们,部队开枪了,有的人好像被打了。又说某某人失踪了,周围的人安慰了他们一番,那一天六四广场上呆的同学,校友都陆续回来了,六四那天我们学校本身在广场上呆的人就不多,估计也就一百多号人,最后都回来了,倒是没听说有人被枪杀的,听说天安门周围长安街木犀地死了不少人,海淀区周围的大学死了一些学生。剩下的就看新闻了。
 

那么"六四"的起因是什么呢?

"六四"起因是由悼念胡耀邦去世引发的,他去世后的几个夜晚有北京几所高校政法大,北大,人大的学生,教师在纪念碑前自发悼念这位开明的前中共领导人,其中的两个夜晚我也去了,非常感人,还有一些教师也去了,其中一个估计是教法律的教师演讲的非常好,他说,任何政党都不能代表人民,哪怕它如何宣传,政党就是政党,人民就是人民,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自那时起我才知道,哦,原来政党与人民是两回事。

 
后来此项活动陆续发酵,最后发展至北大,师大,人大为主等高校的学生运动,并升级至北京各高校学生到天安门静坐抗议,在"四二六" 社论定性北京学生这场运动后,激起北京学生及市民的愤慨,运动升级,开始有学生领袖组织绝食,期间官方又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主张镇压,一种主张对话,最后运动发展至几乎全北京的一半以上市民支持学生运动,各媒体,国家机关,公司的许多人员都支持学生,外地一些高校也开始支持北京学生运动,有些外地高校学生还进京声援,最后政府决定派兵进北京城镇压,据当年官方数字,造成几百学生,平民死亡,也有少数军人死亡。
 
"六四"的口号就是"自由,平等,反官僚,反腐败" ,这反映了当年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求政治改革的需求,这场运动受到当年广大北京市民的支持也说明自由,民主,平等这种理念是多么深得人心。
 
"六四"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破灭,在官媒的主导下,许多知识分子转向拜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精至利己主义,所以有人说当今中国最糟糕的地方是许多知识分子,科学家都变坏了。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六四,东欧国家在民主转型中也不敢开枪,也促成了东欧及前苏联和平过度到民主国家系列来,避免了流血冲突。这是六四对世界的影响。
 
有人说,对六四的镇压是对的,保证了后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固然社会需要稳定,秩序,学生不能长时间占领广场,但是该事件一开始由于一些官员处理得不好导致最后升级,即使清场也完全可以用催泪弹,防暴警察驱赶人群,用部队,坦克进城是无法让人理解的。
 
依据中国宪法第三十五,公民有言论,出版,示威,游行的自由,第三十七条,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国的刑法规定,法不明文不为罪,非经法院审判的,任何人不得被定罪。所以对学生,平民开枪无论如何从法理上是很难说得通的,即使在戒严令下,也得公示,比如开枪前必须明确告知大众,凡阻碍戒严的部队有权开枪,而且这种戒严令通过必须经过人大多数同意。
 
每一个人包括伟人,相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渺小的,离开其他人他就得饿死;他死了就是一个阿拉伯数字"1"。所以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不能说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或者其他崇高的理由,少数人就应该死,每一个人都是上帝通过其父母来到这个世上,都有天赋的人权,其生命,人生自由任何人,机构,国家不得任意剥夺,这也是联合国人权条约规定的。
 
历史的教训可以指引人们未来的方向,圣经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忘记六四,意味着忘记历史,意味着对人类固有的良知的背叛。三十年一晃就过去了,让我们永远纪念那些六四事件中不幸遇难的学生,平民的英魂,纪念他们当年为"自由,平等,民主"的奋不顾身的高尚情怀,愿他们在天堂走好。也希望他们在世的父母兄弟姐妹受伤的心灵能慢慢愈合。
 
永远纪念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