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我们为什么期待灾难
文章来源: 东风再起2019-02-11 07:38:01

 

将《流浪地球》归入科幻类电影是不科学的。影片基本不涉及未来科技,甚至不包括当下的黑科技。整个内容和拍摄方式更象是部灾难片。

这本身并不意外。因为关于未来,关于外星,关于人类世界的命运的卖座电影,几乎都是某种程度的灾难片。这样的作品,可以毫无拘束地渲染破坏,毁灭,和恐慌。用电影特有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将人们推到绝望的边缘。然后用最后的幸存将缩成一团的观众释放。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是为什么期待灾难?还有灾难最后的幸存?

是我们期待英雄吗?那些在灾难中做出艰难抉择,牺牲自我拯救他人,让我们在灾难后得以幸存的英雄?

是我们厌倦平庸吗?日复一日的工作学习家务琐事,年复一年的应承敷衍争吵忘记。打破这样的平庸的枷锁的就是灾难吗?

还是我们的心太孤独?我们的同情太迟钝?我们必须要在近乎绝望的灾难中,依靠对死亡的共同恐惧,对生存的共同渴望,才能唤醒生锈的同情,将各自深锁的心连在一起。

用不着去期待将来。人类过去所经历的灾难,成百上千。可是我们只是在经历的那一刻紧握起手。幸存之后,一切又重回平庸。这就是那些英雄们所期盼的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早上捧着一杯热咖啡站在窗边接受阳光的沐浴的时候,将一天的工作学习可能会碰到的麻烦,看作是多知道一点这个世界这些人的机会?为什么我们不能将亲人朋友平日的抱怨和冷漠,理解成是他们需要关爱的信号?

为什么我们不能打开自己心里的枷锁,用同情来对待身边的人,就像在灾难来临时那样?而不需要去期待灾难来暂时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