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句柳字
文章来源: 姚顺2020-01-23 02:42:17

柳字,犟。该曲处,纵然弯,亦如弓,松一点就归直。如“乚”“乀”如“丿”;该娓婉的,竟铁铁的,如“辶”“ 氵”;竖有戍边士卒的凛凛,横则削铁如泥的痛快!

 

不见墨迹,无大憾;碑刻合适柳字的格。

 

柳字的美我观:

 

晋书的平易近“俗”,大约和汉隶从来的官派头,不入群有关。欧阳询虞世南和柳公权走不出晋书的格局,但有意不在平易近俗上滑下去,其笔下均有不随不和之气象,柳字尤。

 

楷书不俗,难甚。晋书融个人的不管不顾於墨,使其笔下自有飘逸,但终究难入“阳春白雪”。

 

蛮像酱油,怎么鲜,满舌的大众味。

 

此所以自晋书以降,怎样的努力也挡不住楷体一代代地下滑。

 

“九成宫”“神策軍碑”,都写得杠着肩,耿着头,很自恃的样。欧字稍见平和些,尚有润谐,饱满至丰腴的笔划露贴近平俗之“随”,柳字,沒这意思。

 

李世民,很装的人格。用王羲之真跡殉葬,取士看字的好坏,都装很了。他也写字,俗俗的。

 

有说唐初三杰,后来的柳颜,都体现了大唐的什么什么。

 

不睬。它是“主义”。

 

审美,更属个人心性。时代是个托,你有货,它只添个彩。你没货,托什么?